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十三行一年两旺成就交易会(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10: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帝国商行》今天21:25央视10频道、明天22:00广州台综合频道播出

  撰文/记者周祚通讯员曾伟玉、佘莉莉

  早期十三行的行商以“诚信”发家,“同文行”茶叶曾是品质象征;广州建筑特色骑楼也是开洋埠之先的广州行商受西方建筑影响而建

  自清代始,中华大地上就有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也许读者有所不知,这一切,都曾与“广州十三行”有关。如果你看了本报(4月5日A19~A20)对广州十三行的传奇揭秘后还意犹未尽的话,那么大型纪录片《帝国商行》可以继续满足你的好奇心。

  昨天下午,纪录片《帝国商行》首播式暨《清代广州十三行纪略》一书的首发式在广东省档案馆隆重举行。该片将从今天21:25起在央视10频道(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明天22:00)播出。广州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华参加有关仪式。

  据介绍,“广州十三行”在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设立了粤、闽、浙、江四海关,广州粤海关的贸易量一直是4个海关之首。至1757年,清政府关闭其他3个海关,独留广州海关,作为唯一合法的中国对外贸易口岸。自此,“广州十三行”进入全盛时期。

  《帝国商行》中讲到,十三行的行商是最早直接面对外商的中国商人。他们给外商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诚信”,在创业之初,他们宁愿赔钱,也要维护商行的“诚信”招牌。如行商之首潘振承为了维护行号的信用,对英公司每年从伦敦退回的废茶都如数赔偿。1783年,他创办的同文行退赔的废茶就达1402箱,价值超过1万银元。自此,在行商退赔废茶就成为惯例。所以在当时的欧洲,只要贴有“同文行”标识的茶叶就是品质的象征,就可以卖出高价。

  18世纪初,广州商人创造了一种古怪的语言,叫做广东英语。此后它变成中国贸易的通用语,在广州口岸流行。“广东英语”是专指在广州的中外商人交流用的独特语言。广州商人运用一些常用的外国单词,按照自己的语法习惯来表达他们的意思。在十三行商馆附近的书店,畅销过一本名叫《鬼话》的小册子,相当于今天的英语词典。其中每个英文单词的注释后,都用汉字标出该单词的读音。如“今天”today用“土地”表示;“男人”man用“慢”来表示。这种语言被外商奉为“神语”。

  现在广州人熟悉的骑楼建筑,就是受西方建筑的影响而产生的。而这些骑楼的最早采用者也正是开洋埠之先的广州行商们。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此次提供的资料显示,十三行商贸时期,中西间的文化交流,绝不仅在宫廷,对于广州民间的影响更为深远。如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在广州出现了一批绘制西画的中国人,他们的作品作为商品卖给了来中国做生意的外国商人和海员,经海上贸易大批流向欧洲,这些画也被称为外销画。

  这些画真实记录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风俗、地貌,被称为中国风物的手绘照片,在欧美的众多博物馆中都有收藏。

  据说19世纪初,外销画在广州盛极一时。大行商潘振承就曾把自己的画像送给瑞典公司的董事哥德堡世商萨文格瑞。这张画像至今仍然存放在哥德堡历史博物馆内。

  洋行茶区实为早期国际经济协作区

  在采访中,荔湾区档案馆的专家介绍说,现在如果某片区域的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就会称为国际经济协作区。在200年前的广州,对于往来十三行的各国商人来说,商品中对他们最具有诱惑力的首先要数茶叶。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长期订购与广州洋行相连的茶区的中国茶,这一片区域也成为早期国际经济协作区。

  十三行的贸易季节随每年五、六月新茶上市开始,这时西南季候风把洋船吹送飘洋过海抵达口岸直至七、八月;九、十月海上东北季风盛行,正是洋船满载,扬帆西归的时节。至今,广州仍保留着每年举办春秋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传统。(记者周祚)

  

十三行一年两旺成就交易会(图)

  十三行商馆区外百船云集。由荔湾区档案馆供图

  十三行是中国、世界的文化遗产

  邢永福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研究员,同时他还是《帝国商行》的总策划。他昨天也来到广州,参加了在广东省档案馆内举行的《帝国商行》首播仪式。他说,对广州十三行的历史评判,眼界应该更宽一些。十三行是广州的,也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十三行是羊城历史上洋行商馆的集中代表与化身,是清帝国对外一口通商这一国策的执行地,并作为清政府特许的国家唯一的商贸垄断组织,也是作为中外商业贸易的枢纽和中西文化交融的窗口,它不仅是广州的名片,更是中国和世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记者周祚)

  “下九甫梁”后人细说家族威水史

  

十三行一年两旺成就交易会(图)

  陈安摄

  文/记者周祚

  十三行大行商梁经国第七代孙梁承邺淡然笑说“富不过三代”,唯有知识才是永远的财富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清十三行商豪富甲天下,当年他们的私生活如何,及其后世子孙如今飘零何处?记者经过寻访,终于在广州城中寻访到了一位当年大行商梁经国的7代孙梁承邺。67岁的梁老伯从华南植物研究所退休后,他告诉我们,梁经国及其后数代子孙被广州人统称为“下九甫梁”。

  大行商后人难觅踪迹

  虽然其先祖曾富甲一方,但是从梁承邺身上却看不到丝毫昔日巨商之家的痕迹。他就像一个普通市民一样,穿一件普通的T恤,谈话时总是乐呵呵的(如图)。这位早年研究生物的专家,现在只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家。

  据他介绍,在以前中国传统里,商人是排在“士农工商”序列的最低等级,加之清十三行被人们视作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重要标志,因此有关清十三行的记载很少。当年的行商经历岁月的冲刷,留下的后人均各散东西,连专门研究十三行的专家也不清楚当年的那些大行商们的后人在何处。即使是潘、伍两个最大的行商,现在也难觅后人的踪迹。

  重视教育子孙多中榜

  梁承邺回忆说,经数代先人的经营,梁氏家族曾在广州显赫一时,堪称财雄势大,梁经国的两个儿子都是进士,曾做了顺天府尹,相当于今天北京市长的二品大官。梁经国发家后,就在今天的广州下九路的荔湾广场一带置了房产居住,这是一个相当于陈家祠的大屋,其后的子孙又继续在大屋附近买地建屋,发展到后来几乎今天广州的下九路一带都是梁氏的物业和产业。当时,如果提到“下九甫梁”,无人不识,地方官也经常就广州的大事向梁氏家长问计。

  最初靠诚信做人发家

  梁承邺说,作为梁氏行商的祖先梁经国,原为广东南雄人。7岁时,梁经国父亲逝世,年幼的他天没亮就要担着菜前往距家30多公里的市区叫卖,晚上回来还要帮其母织布。据族中长老回忆,梁经国在18岁时就加入当时的冯氏洋行做伙计,非常勤奋好学,得到老板的信任。后来老板更是鼓励和资助他创办“天宝行”,加入了十三行,成为行商之一。

  全盛时的梁经国共有多少身家呢?梁承邺说没有人能够弄清楚。光知道在梁经国创办“天宝行”前已经有积蓄60多万银两了。成为洋商后,财富有升无降。可惜,个人的命运始终取决历史的车轮。

  梁承邺说,梁经国认为“唯有读书高”。在发家后,梁经国聘请名师管教子弟读书考试,因此其后数代子孙中举人、监士无数,75年内代代为官。对于“富不过三代”的说法,梁承邺老人淡然地以“千金散尽不复来”来形容这种变化。他认为,自己虽然没有祖辈的豪富,但头脑中的知识,这才是永远的财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