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11:08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图)

  文/图/表记者林琳

  琴,古时也称瑶琴,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就有记载。经历悠悠3000年,今天的古琴已成为一种东方传统文化的象征,进入了高雅艺术的殿堂。

  古琴不但是一种乐器,而且还是一件工艺品———在上好木料制成的琴身上髹上乌黑锃亮的漆胎层,漆胎里还会掺上鹿角灰、八宝灰,13颗徽用螺钿、玉石、金、银等制成,调弦的琴轸也有木头、象牙、牛角、玉石等各种材质,丝穗更为古琴添上了几分秀美。

  值得关注的是,古琴的魅力在收藏市场上也大放光彩。在2003年、2004年的几场大型拍卖会上,几张唐宋时期的古琴创下了天价,其中价格最高的是唐朝的“大圣遗音”伏羲式古琴,拍卖价高达891万元,再度让人们认识了古琴的价值。

  古琴收藏者主要有两种。一类是纯收藏者,即只要是“宝物”就会收藏,不注重研究;另一种是专业收藏者,对古琴有一定研究或者懂得演奏。有行家表示,普通收藏者刚开始古琴收藏时,可以纯收藏者的身份起步,但如果能进行系列的收藏,并进行潜心了解、研究,假以时日,也可能成为专业收藏者。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图)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图)

  古琴有上百种样式———伏羲、灵机、神农、响泉、凤式、连珠、仲尼、列子、伶官、师旷、亚额、落霞等琴式,最常见为仲尼、伏羲、灵机、连珠、落霞、蕉叶等样式。

  上图为仲尼式古琴“奔雷”琴底,下图为琴面。资料图片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图)

  新仿古琴收藏值得提倡

  广陵派大师刘少椿的外孙、古琴社会活动家陶艺(见上图)表示,古琴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但由于古琴的珍贵和稀有,大部分古琴特别是名古琴都被博物馆或一小部分有财力的人士收藏,不可能轻易在民间流通。因此,从文化角度上,他认为民间投资者对新仿古琴的“大众型收藏”是值得提倡的,“旧古琴更多具有的是文物价值”。

  广州收藏家协会副主席黎振华表示,旧古琴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殿堂式收藏”的特色,而仿古琴的出现则令“大众型收藏”找到空间。一般来说,仿古琴的价格在4000~1万元之间,个别精品价格较高,但也极少高于10万元,容易被普通收藏者接受。

  古琴的流通非常具有区域性。目前大部分的现代制琴名家都集中在北京、江浙、安徽一带,因此在当地周边已构成一定的收藏群体。

  广东古琴收藏起步慢

  在广东,由于缺少制琴名家,本地藏家对古琴也没有对陶瓷和字画那么热衷,因此广东的古琴收藏市场比较冷清。据行内人士的不完全统计,广东算得上古琴收藏家的不足10人。这让本来尚存于广东的一些古琴不断外流。“当然,市场的贫乏也意味着机会的存在,”有收藏人士表示,“广州的古琴收藏市场起步最慢,但如同目前的书画市场从京派转向岭南画派的道理一样,未来广东的古琴市场也将兴起。”

  藏家观点

  陶艺建议普通收藏者一要看“琴缘”;二要多交流学习;三是刚入门不要求贵,不要求旧;四要有个人钟爱的古琴样式;五是要了解各制琴名家的特点;六是要了解古琴历史。

  黎振华认为,要判断外形制作有无时代影子,古琴是否齐整、有无琴码、有无仿古雕刻,声音是否名副其实,如被命名为“涌泉”、“听泉”、“月下流水”的古琴在声音上的差别很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