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赣鄱时评:惟创新才有前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9日01:02 大江网-江西日报

  据闻,一群访德中学校长曾遭遇这样的尴尬: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国际数理化及其他科目的奥赛中屡屡获奖,成绩远胜于德国学生,中国的各个行业却不得不大量购买德国的技术专利?这个十分尖锐的问题,使得那些校长赭颜噤口,也让我们不禁发出长叹。

  中国人并不笨,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现代人类的科技成就至少一半得益于中国古代的创造发明。然而,现实却是,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专利,一只在大洋彼岸售价20美

元的鼠标,我方搭上人工、资源只得到其中区区1个美元;一架A380“空中客车”,我方需用8亿件衬衫去交换;当我们把劳动力价格低廉视为优势的时候,不得不为我国工人劳动强度大、报酬低和产业的自身发展能力弱而心怀远忧。

  正是基于核心竞争力与大国地位不相适应,经济质量与经济规模不相适应,原创性研发能力与社会发展进程不相适应这一现实,我们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本民族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战略决策。

  自主创新,贵在“自主”。核心竞争力,无市无价、金山难换。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是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我们可以为经济起飞暂时付出代价,可以在羽翼未丰时承受“专利强权”,但决不能长期安于出售资源、为人打工的地位,不能丧失靠自主创新实现赶超的志气和勇气,不能泯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和自尊!

  历史证明,自主创新一直是引领我们走向胜利、收获辉煌的法宝。从井冈山建立红色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到最终夺取胜利,是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自主创新;从“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到“神五”、“神六”相继上天并安全返回,是尖端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从告别计划经济的单一模式,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观念和体制的创新。将前人自主创新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赤诚奉献,正是后来者的历史责任。

  自主创新,须张扬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创新意识,打造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创新文化,建立健全激励探根寻底、异想天开、独辟蹊径等创造性行为的创新机制。

  当前,有些人的崇洋情结很深,认为中国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对自己人的发明创造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对舶来品则一概顶礼膜拜,就像刘姥姥看贾府的鸡蛋那样,怎么看都是“俊”。认为中国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与当年有人认为“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如同一辙,这种精神上的自我矮化、自我阉割,最没出息,危害极大,它打击自尊,削弱意志,扼杀创新创造的冲动,因此必须坚决摈弃。

  自主创新是一种创业活动,但并不简单地等同于通常意义的经济创业。创新活动中,由于某个方面的突破而形成“井喷效应”,能够带来惊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更多的情况下,创新是成功与失败相互交织的过程,特别是科技领域,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许多人的通力协作才可能有所收获。创新是一种科学活动,科学精神是自主创新的惟一支柱。创新拒绝蛮干,拒绝短视,拒绝保守,拒绝心血来潮。浅尝辄止、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急于“兑现”,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创新。

  自主创新,就是立足于自己的力量,突破现有格局,标新立异、冒险冒尖。创新的成果,可能给全局带来巨大的利益,却可能因为动了局部的“奶酪”而遭到非议或抵制。新理论、新发现和新专利的面世,需要研发者自甘寂寞、独守清苦、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倾情付出。因此,鼓励自主创新,必须形成善待创新、保护创新、允许“出格”、宽容失败的风尚,对于脚踏实地奋战于前沿领域的人们,在舆论、道义和物质上,均应予以大力支持。

  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如何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如何发现和使用创新型人才,都是很现实的课题。育人机制和选人用人机制,本身就有如何创新的问题。鲁迅学的是医术,成就却在文学;钱三强考大学物理不及格,却终成物理学泰斗;华罗庚学徒出身,却成为一代数学大师;爱迪生被学校拒之门外,却有3000多项重要发明;比尔·盖茨大学未毕业主动退学,却创建了富甲天下的微软帝国。所以,无论育人还是用人,务须开明开放、摈弃陈规,只有不拘一格,才能让人才潜伏的灵性迸发出来,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式的尴尬。

  惟创新才有前途,惟自主创新才能强国富民。无论为官为民,都应深明此理!

  本报首席评论员樊金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