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移民金大花》成为中国戏剧界的黑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9日04:13 重庆晚报

  “《移民金大花》是中国戏剧界的一匹黑马!”四幕大型方言话剧《移民金大花》在首都长安大戏院首演后,受到了首都文艺届专家一致赞扬。昨日,来自北京文艺届的15位专家汇聚一堂,探讨“金大花”给中国戏剧带来的影响。不少专家表示,要为“金大花”做媒,让更多人爱上她。

  《移民金大花》

  是戏剧界黑马

  昨日,尽管是第二次看演出,但原文化部法规司司长康式昭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康老说,去年在宁波中国戏剧节上,他是第一次观看“金大花”演出,没想到,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让他完全投入到剧情之中,又是哭又是笑。看后,康老感叹:这在中国戏剧史上还是一个意外收获。

  “这部戏剧感人至深,大有深意。”中国剧协顾问、原北京人艺院长刘锦云发出了赞叹之声。刘锦云斩钉截铁地说,创作者写出这样的戏,肯定是他被生活中的真事感动之后进行创作的,否则绝不会带有这么强烈生活气息。他和康老下了同样的结论:这是一匹中国戏剧界的黑马。

  著名演员石维坚深有感触地说,《移民金大花》表现出的乡土气息、真情乡情及质朴,令他感动不已。“我之前没抱多大希望,可看后完全改变了看法。”说完,他竖起大拇指。

  《移民金大花》

  专家喜做嫁衣

  “既然是好作品,就一定要更多的人爱上她。”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戏文系主任王敏教授说,去年宁波中国戏剧节上,三峡移民的照片和《移民金大花》动人的剧情,让她一下就爱上了“金大花”。于是,从宁波回京后,王敏教授立即挥笔为其写下了“媒妁之言”,浓墨重彩介绍这部戏。后来,王敏教授的作品发表在2006《剧本月刊》第一期上,并引起强烈反响。

  几乎与此同时,原中国戏剧副主编黄维钧,也在《剧本月刊》上发表文章,高度评价《移民金大花》。

  《移民金大花》

  待进精品工程

  “我个人认为《移民金大花》是个上乘之作,完全有资格进‘五个一’工程的前三名,可惜的是没有申报。”谈到“金大花”没有申报有关奖项时,原文化部文艺局副局长发出这样的惋惜。

  中国戏剧副主编黎继德感慨地说,作为四川的老乡,《移民金大花》这部戏让他找到了家乡的感觉。他认为,这部戏堪称是同题材戏剧的佼佼者、宣传作品的佼佼者、方言话剧的佼佼者、现实题材的佼佼者和话剧作品的佼佼者。“如果说进‘五个一’工程需要60分,那这部戏就该得80分。”

  15位专家一致表示,《移民金大花》所展示出的浓浓生活气息,是对当今文艺界盛行的“高大全”作品有力回击。他们将力促其进入中国戏剧精品工程,并继续为她“做媒”,让更多的观众爱上她。

  “金大花”吸引法国外宾

  本报北京专电昨晚9时30分,四幕方言剧《移民金大花》在长安大戏院完成了在京的第二场演出,现场中以持久不息的掌声向演员们祝贺的观众里,有9名是来自法国的留学生和旅游者。

  昨晚7时许,在长安大戏院门外,记者看见9名外宾在《移民金大花》海报下商量着什么,原来这些外宾是法国留学生和旅游者,本打算来戏院看京戏的,可到了现场,一下子就被《移民金大花》的宣传画吸引了。经切磋,9人决定推掉京戏看看“三峡移民”。9位外宾的热情劲感动了剧组工作人员,外宾们获得了免费入场券。

  9名法国人对中国话都不能完全听懂,更不要说方言了,但9人却坚持看完了两个小时的演出,迈克说:“听翻译的讲解,我多少了解了一些关于三峡移民的事情,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出现。”

  长安大戏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方言话剧在北京舞台十分鲜见,但连续两天的演出中,能容纳800人的长安大戏院剧场竟座无虚席,一些没买到票的观众甚至挤在走道上观看,充分显示了这部戏的魅力。

  (本特派记者 李心成)网络编辑:甘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