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方城:听听顺口溜看看新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9日04:42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春秋时,齐桓公伐楚,楚大夫屈完称将“以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如动干戈,无所畏惧”,阻其南下。

  齐桓公立马收兵,方城因此而得名。

  潘河穿方城而过,岸边立巨石,上刻“方城城池记”。垂柳吐绿的春日黄昏,老者

杨光华伏在刻石基座上,忙着缮写他的诗作。老杨是老方城,执教多年,素爱写诗。老人随手抽出几张烟盒纸,朗诵他的咏方城八景——“河中泛清流,满岸皆垂柳……”

  “其实这顶多算是打油诗、顺口溜。”念毕,老人笑:“不过,方城人编的顺口溜一向很有味儿。”

  往昔:“泥巴路,干水塔,电业局里管卖蜡”

  从老杨口中得知: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方城虽为“城”,实则只有一条宽不过4米、长不足2公里的小街;城边也有水塔,但经常闹水荒;因三天两头停电,电业局办起了蜡烛厂。有人戏谑:“泥巴路,干水塔,电业局里管卖蜡。”

  “还有顺口溜叫‘方城四大怪’:柏油马路泥巴盖,骑车没有步行快,买起粮买不起菜,红灯无效用绳拽。”老杨解释说,那时不仅路况糟糕,人们的交通意识也差,红绿灯前横冲直闯。不得已,交警只好在十字路口拉起了绳子……

  今朝:“道路宽,路灯亮,城里城外新形象”

  旧城换新颜,顺口溜也在与时俱进。说起如今的县城,老杨满脸自豪:“道路宽,路灯亮,城里城外新形象。”

  县城的发展极大改变了方城人的生活,商户郭九功对此有着真切的感受。郭原系博望镇农民,1990年到县城闯江湖。当时流行穿皮衣,郭就做起皮衣清洗的生意。后来,县城里新楼房增多,他又开始卖窗帘。近几年县城人口激增,前年底他又在繁华的凤瑞路旁开了个“民生园餐饮广场”。10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80多张台子的店面,论规模、讲装修一点也不比大城市落后。

  “要不是县城这几年‘树高遮了天,楼多挡了山,路宽车不挤,房大人安居’,能有我郭某的今天吗?”

  明天:“河上三桥架,河中五级坝,最美还属潘河下”

  琴韵广场旁新建的文化中心里,2005年至2010年的县城规划方案正在展出。工作人员指着规划沙盘介绍说,县城框架将拉大到12平方公里以上。为改善人居环境,潘河上将建三座高架桥,五级橡胶坝,百姓中悄然流传“河上三桥架,河中五级坝,最美还属潘河下”。

  老杨说,顺口溜是一种民谣,民谣即民声,民声映民生。倚着“方城城池记”的刻石,和着潘河的潺潺水声,他又吟诵道:“……如今古城面貌变,来日定会更壮观。”②8

  □本报记者王运增刘现同徐德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