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地球变暖了我们怎么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9日10:29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综合报道 毫无疑问,地球生病了。自从进入2006年以来,关于地球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飓风、洪水、山火、融冰……地球变暖所带来的气候问题正在变得日益严重。

  以前,只有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在呼吁大家关心环境问题,其余大多数人都以为,全球气候恶化的那一天离自己还很远。但现在,连最不在乎环境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地球变暖造成的恶果已经显现。本世纪末地球海平面将升高6米的预测让很多人不寒而栗———那时

候我们的子孙到哪里去居住?

  其实很多企业和个人都已经开始主动采取措施,为阻止地球变暖尽一分力。对于地球现在的形势来说,这些做法是远远不够的。不过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总比继续浑浑噩噩要好很多。

  两极冰融 海面上升

  本报综合报道 二氧化碳能让阳光顺利穿越大气层,并且防止地表的热量散失。在冰河世纪末期,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只有180ppm(ppm是浓度单位,表示百万分之一),因此那个时代天寒地冻;此后大地回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到280ppm;但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其浓度已经升至380ppm,而且越来越高。在有记录以来的20个最热的年份里,19个发生在1980年以后。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的数据,2005年是过去100年间最热的一年。

  对地球变暖感应最敏感的是南北两极,那里的冰川和冰盖正在不停地融化。

  英国南极考察站前不久发表的近30年气象数据研究报告表明,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是地球平均变暖速度的3倍。2002年以来,南极冰融化的水导致世界海洋水平面每年大约上升0.4毫米。

  北极的情况更糟。格陵兰岛冰川流失的速度在最近5年中加快了一倍。据估计,如果整个格陵兰冰盖融化,全球海面将升高7米,这意味着整个佛罗里达或者孟加拉都沉入海底。如果整个南极冰盖都融化,那将更可怕,届时全球洋面将升高65米。

  冰盖融化的更大影响在于它将彻底改变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目前,两极的冰层能够反射90%的太阳辐射能量,而海洋则正好相反,它能吸收90%的太阳辐射能量。如果两极的冰盖不存在了,地球变热的速度将大大加快。

  “地球变暖”这个概念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多少有些模糊。不过,对于居住在北极圈附近的因纽特人来说,气候变暖已经切实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

  地球上另一种“反馈循环”现象发生在永久冻土带。在高纬度地区,比如阿拉斯加以及西伯利亚都有很多永久冻土带。冻土带中大多蕴涵着大量有机物,一旦这些冻土带遇热解冻,将释放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据美国国家大气研究所的戴维·劳伦斯估计,全球所有冻土带所蕴涵的二氧化碳达到了2000~8000亿吨,而目前全球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才不过70亿吨。

  气候异常如《后天》

  本报综合报道 全球变暖还有一个看似荒谬的后果:海洋越来越热,部分大陆却越来越冷。去年冬天俄罗斯乃至整个欧洲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不少地区温度降至零下20多摄氏度,寒冷的天气已在欧洲各国造成近百人死亡。专家认为此次极端天气事件是受到了全球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是如何使地球部分陆地地区“变冷”的?因为全球变暖将使海洋温度上升,加快冰山融化,使更多的淡水流入海洋,而海洋表面温度的升高及海水盐度的减小可能让北大西洋暖流减缓甚至完全停滞,这样来自赤道的热能将无法被传送到北大西洋地区,即北美东部和西欧会变冷。

  这种状况与好莱坞电影《后天》中的描述一样。

  此外,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干旱已经成了不可避免的现象,只不过在不同的地区,全球变暖造成干旱的方式并不一样。在干旱、多山的地区,比如美国西部,高山上的积雪是主要水源。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这些地区的高山积雪常常提前融化,等到了需要雪融水的干旱季节,山上已经没有积雪了。而在很多原本就干旱的地区,高温使土地中仅有的一点水分蒸发。同时产生于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快,它使东亚和非洲变得越来越干旱。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各地遭遇旱灾的次数比上世纪70年代增加了一倍。

  燥热成动植物“杀手”

  本报综合报道 又热又干燥的大地,将成为动植物的“杀手”。

  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印尼等国的森林大火越来越频繁。森林大火也有“反馈循环”效应,大火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加重温室效应使气温更高,从而加大了发生森林大火的可能性。此外,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大火使树木减少,更造成恶性循环。

  在整个北美大陆,很多植物都受到气候变暖的“荼毒”。家园被毁,很多动物也面临困境。

  北美大陆西部的石兰科常绿灌木丛都在逐步枯萎;一些仙人掌不再碧绿,而是变成垂死的粉红色;去年的暖冬导致加拿大和美国西部的松林甲虫大量繁殖,上千万英亩的森林被它们啃光。

  现在环保组织能够拿出无数濒临灭绝的动物名单。研究人员去年在哥斯达黎加宣布,当地热带雨林中原本有110种以上彩色林蛙,但在过去30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林蛙灭绝了。

  在阿拉斯加,由于永久冻土带不断消融,大量泥浆被冲入河流之中,这使鲑鱼受到了致命的威胁。

  而由于北极冰盖开始逐渐缩小,北极熊也失去了大片赖以捕猎的浮冰,不得不冒险前往人类居住的地方捕食。海豹的习性同样有所改变。由于北美诺森伯兰海峡冰层过薄,去年数千头海豹竟爬上陆地产崽。

  气候变暖可能带来三重灾难

  本报综合报道 最令人担忧的,还是地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直接影响。现在很多人都亲身感受过地球变暖的威胁,人类头上的警钟已经敲响。

  疾病横生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即使全球气温只是略有上升,也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全球变暖将导致每年的死亡人数至少增加15万。在2003年8月,高温曾导致2万多名欧洲人死亡。根据世卫组织的保守估计,全球变暖导致的死亡人数将在2030年增加一倍。

  气候变暖给人类健康主要带来三个影响。首先是空气。工业和交通污染会对空气质量造成非常坏的影响,气温上升本身又会增加地面的臭氧含量。多项研究显示,臭氧含量增加会导致心脏和肺部疾病患者的死亡率上升。此外,二氧化碳的增加有利于豚草和其他能产生大量花粉的植物的生长,这将诱发更多的哮喘病和过敏症。

  全球变暖另外一个可预见的后果是降水增加,从而导致更多的洪水。洪水的直接影响是人员伤亡,而更严重的问题是影响水质。

  气候变暖还能引起昆虫数量的增加。全球每年至少出现3亿个疟疾病例,其中有100多万人死亡,我们不得不注意可能由蚊子引起的灾难性后果。

  地球变暖使两极冰融,冰融又导致地球更热———科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反馈循环”。

  今年2月,住在北极圈附近的诺厄·麦图克与以往一样,把捕鱼棚设在了加拿大坎伯兰湾的冰面上,准备在那儿呆上三个月。可他没有料到,仅仅三天之后,冰面就开始破裂,捕鱼棚和价值6000美元的捕鱼设备全都沉入海底。87岁的因纽特老人伊诺斯克·纳沙利克说:“传统再也无法传承下去。以前,我可以通过观察云的形状、风的强弱,甚至天上星星的闪烁来预测天气。可是现在,一切都变了。”

  岛国面临“灭顶之灾”

  近日,澳大利亚环境学家警告称,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图瓦卢、基里巴斯以及马尔代夫三个岛国正面临“灭顶之灾”———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可能被海水吞没。仅有1万多人口的图瓦卢地面面积仅剩26平方公里,地势最高的地方仅比海平面高出4.5米。每逢二三月大潮期间,图瓦卢都有30%的国土被海水淹没,海水还没过许多人家的后院。

  图瓦卢已与新西兰达成移民协议,每年向那里迁移80人。南太平洋上的纽埃也曾表示愿意接纳图瓦卢民众。但问题是,由于全球变暖的速度过快,纽埃也面临着和图瓦卢相同的问题。

  美国何时能签《京都议定书》?

  本报综合报道 对于地球日益变暖的趋势,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政府,特别是对全球变暖应负最大责任的美国,却不愿采取行动。目前国际社会只有一个框架性协议———《京都议定书》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起一定作用,但美国一直不愿签署这一协议。

  《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目前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这一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规定,39个工业化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之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2%,其中欧盟国家减排指标为8%,美国为7%,日本减少6%。

  然而不管是克林顿政府还是布什政府,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据统计,美国的人口只占全球人口不到5%,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过去10年间,其排放量增长幅度超过了印度、非洲和拉美国家总增长量。美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作为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量最大的国家,美国这个全球最富裕的国家却不肯为其所获得的利益付出代价。

  美国能源部发表的一份报告承认,2000年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上一年上升了3.1%,涨幅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最大的。报告说,2000年美国通过燃烧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为15.83亿吨,比1999年增长了4700万吨。

  奇思妙想救地球

  本报综合报道 除了敦促国际社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之外,很多科学家都在想方设法“拯救”地球。尽管有的“拯救”方法过于异想天开,但也为人类解决地球变暖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1.二氧化碳埋海底

  英国科学家近日表示,他们已找到一个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方法,就是将导致温室效应的元凶———二氧化碳埋入海床下。

  科学家相信,他们每年可将数百万吨的二氧化碳重新泵回北海的海底,以减轻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科学家并选择英国石油公司的米勒油田进行首个试验。根据这项技术,发电站不再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而是通过液化技术,经由一条废弃不用的输油管,重新泵回米勒油田。科学家表示,米勒油田每年可吸纳500万吨液化二氧化碳,并可将之储存在那里达1万年以上。

  2.“太空罩”降温

  2004年,剑桥大学的一些科学家提出一个惊人构想—————耗资数十亿英镑在地球上空放置一个巨型“太空防护盾”,从而有效抵挡阳光辐射,使地球温度降低。

  科学家之所以想出用“太空罩”的方法来阻止地球继续变暖,其灵感来源于科学家们对1814年印尼一次火山爆发所造成后果的研究。在那次火山爆发过程中,大量物质被喷发到了地球大气层的顶部,从而导致此后3年时间里当地的平均气温下降了足足30%。

  不过这一计划仍处于幻想阶段,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短期内难以实现。

  3.向海洋“施铁”

  一批美国科学家正在进行一项实验,以验证增加海洋的含铁量而导致浮游植物繁荣生长,从而达到阻止全球变暖的理论。

  2002年,来自加利福尼亚海洋研究所的一组海洋学家向南极附近海域倾倒了1.7吨的硫酸铁。然后他们跟踪测试碳浓度,他们发现单位面积的浮游生物大大增加,并且和死藻、鱼粪一起沉向海底深处。跟踪测试符合预期的结果,试验的确降低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但是,一些科学家也警告说这种办法可能会破坏生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