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构建和谐交通系统应对交通拥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10:07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通讯员冯文玲

  编者按:我市交管局拥有由12名资深教授学者组成的交通管理专家组。这些专家分别在交通规划、交通组织、交通安全、城市规划和法律等领域深有造诣。从本期起,本版开设《专家访谈录》这一临时性栏目,陆续刊登专家的访谈报道,《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对照表》暂停刊出。

  杨晓光简介

  生于1959年9月9日,籍贯江苏省宿迁市,工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同济大学教授、博导,任该校交通工程系主任、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智能运输系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畅通工程”专家组副组长等职。

  “大城市交通拥堵是世界性的头痛问题,单靠修路、添置交通设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最理想的方案是,一方面通过技术进步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另一方面通过文明出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今天,我们不妨就来谈谈和谐交通这个话题。”日前,杨晓光博士应市交管局邀请,来宁考察新庄广场车流交织的状况,以解决此处交通拥堵的难题。趁此机会,我们采访了这位在全国率先提出“和谐交通”观点的专家。

  交通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研究

  杨晓光讲述了自己一个学生在美国亲身经历的事情:他出差住进一家宾馆后,知道客房里不准吸烟,便走到街边吸烟。可是他发现马路上的汽车都停了下来,后来才发现自己站在了斑马线边上,汽车驾驶人以为他要过街纷纷停车让行。他连忙挥手示意车辆过去,但司机也都礼貌地让他先过,一时双方都谦让起来。“我看,这就是和谐交通的一个生动体现。”

  在杨晓光看来,交通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或研究,交通与城市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并对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乃至生理、心理、精神状况都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由此已成为都市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提出了构建和谐交通系统的论点。而且由于交通的日趋拥堵,构建和谐交通系统显得更加迫切而又重要。

  这个系统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内部系统包括人与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的和谐关系,外部系统包括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之间的和谐关系。

  人的思想、理念、行为更关键

  “南京的公交专用道目前主要集中在单行线道路,听交管局领导介绍,南京正在论证在市中心的主干道开辟双向公交专用道的可行性,这个设想就很好,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正是和谐交通的理念,这可以说也是解放思想的产物。”熟悉南京交通状况的杨晓光说道。

  一提到改善交通,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新修道路,考虑再多一些就是利用科技设施。但杨晓光认为,交通的主体是人,因此,人的思想、理念、行为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从某种角度来说,现在不是车堵路,而是路堵车,是路修得不合理。”杨晓光说,“以新庄广场为例,车辆从隧道一出来就进入广场,势必会造成广场交通的混乱。”这说明,此处路网的设计有问题。南京推广的信号灯绿波带也是一个例子。绿波带可使车辆在均速的情况下连续几个路口绿灯通行,然而,如果行人、自行车乱穿马路,迫使车辆突然减速避让,绿波带就失去了效用。

  杨晓光由此认为,城市交通问题决非单纯依靠交通管理部门一家就能解决的事情。

  建议南京转换交通方式,快速发展公交

  杨晓光认为,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轿子是我国古代的交通工具,由此也把小汽车叫做轿车。汽车虽已汹涌而来,但我们国人却尚未适应汽车带来的出行方式变化,大家依然我行我素,相互干扰。再加上决策的急功近利,规划的不尽合理,施工的反复开挖,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边开通、边翻修、边报废的现象至今存在,致使我国的交通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治理困难。

  但反过来看,交通拥堵也蕴含着改善的潜能。杨晓光以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为例,在交通先进国家,一股车道每小时可通过700辆至900辆小车当量,我国的通行量却由于种种原因比这一数值低。就道路的通行能力来说,大多大城市的利用率仅达70%—80%。

  南京已经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即使在去年为迎接十运会而到处大兴土木,仍保持了这一荣誉。杨晓光认为,这是南京市在决策、规划、建设、管理诸方面形成了强有力机制的结果。

  杨晓光建议,南京应通过交通方式的转换,减少小汽车对于中心区域的交通压力。南京目前公交出行率仅为22.6%,这是远远不够的。如能采取有力措施,把50%以上市民的出行吸引到乘坐公交车或地铁上来,南京的交通就会变得快捷、畅通。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