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总编基层采风]赤隆,“三着高棋”盘活全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11:17 大华网

  □本报记者 陈文波 洪悦浩 蔡毓生

  提要:有限的土地被征用,

  却束缚不了赤隆社区发展的手脚。他们引入社会资金合作建起商业一条街、工业小区和商贸居住区。精明的赤隆人懂得搞活经营,集体年收入200万元以上,集体资产越滚越大

。社区实行股份经济合作制新形式,村民人人是股东,人年均分红1000元左右,群众满意,社区政通人和。

  濠江区达濠街道赤隆社区,是个前无山、后无海、没有先天优势的地方,但记者所见的,却是一派殷实、和谐的情景。当地农民高兴地说:赤隆兴隆之道,在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吃鸡蛋而不是吃母鸡。

  赤隆所在片区以前叫赤港乡,1962年体制改革时,赤港乡按行业被分成居民、农业、蚝业三个大队,赤农由此得来。到1998年改为管理区时,当地干群经过广泛讨论,决定取谐音,把“农”改名为“隆”,意在赤隆百业兴隆、百姓安居乐业。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和所有邻近城区的农村相似,赤隆土地陆续被征用。起初,有人主张把土地款分掉算了,或把钱存入银行,靠吃利息过日子。支部书记黄鸿杰和班子成员头脑非常清醒:“我们这代人虽然不能留下土地,却要为后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经过大大小小十几场群众会议,赤隆决定走一条新路子:集体资产不分解,土地不拆零,引入社会资金实现合作双赢,依靠集体经营共同致富。

  他们精打细算,把仅有的百亩集体用地分成三大块进行开发:一是用42亩地引进外来资金共同开发建设商业一条街,楼上物业归合作方,楼下268间沿街铺面全归集体所有。二是用26亩地建设一个工业小区,企业出资建厂房,集体用土地入股,分得厂房30%的产权,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规模,逐年向企业收取承包款。三是用37亩地发展商贸居住区,通过合作方式获得2000平方米的商场和一个酒店30%的产权,每年收取一定的承包上缴款,并投资修建了一个市场。

  这三着高棋为集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当时卖地,42亩土地只有400万元,如今专业评估机构铺面估值4000万元,268间铺面年收租金约100万元;工业小区引进了8个合资合作企业,集体每年收入约80万元;商场和市场年可收承包款50多万元。仅这三项,多年来集体年收入都保持在200万元以上。当了26年支部书记的黄鸿杰掰着指头告诉记者,赤隆征地补偿款累计只有500多万元,现在社区集体总资产达6200万元,连年来投资福利公益事业700多万元,每年向群众分红利100多万元。

  集体经济发展之后,如何让群众共享成果、保持集体资产越滚越大?赤隆成功实行了产权明晰的股份经济合作制经营新模式。他们成立股份经济联合社,在坚持集体资产不分解、不流失的前提下,将集体资产折股,按比例分配给集体和社区居民。社区居民人人是股东,每人分配有人口股180股,土地承包到户前是大队劳力的,每人还能分配劳力股80股。年终按照集体资产经营收入情况,由全村65名代表组成的股东大会讨论分红。经联社成立以来,每股年年分红都保持在4元,社员人均年可分红1000元。

  村民陈昌兴给我们看了他家的赤隆股份经济联合社股权证书,上面记载着他一家四口人每年都能从集体分红3520元。老陈高兴地说,“赤隆地少,家底也薄,却年年能分红,乡亲们都很满意。”

  春雨淅淅,记者登上高处浏览赤隆全貌,眼前的景象印证了干群的美好愿望逐渐变为现实:这里早已不见昔日农村的影迹,充满城市气息的商业街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现代化的工业区机声隆隆、货如轮转;明亮整洁的综合市场物丰价稳、人声鼎沸;全村200多户人家,大部分盖了三层高的新楼。采访尾声,“班长”黄鸿杰心里还一直琢磨着赤隆的未来:今年将重点扶持一家年出口额50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为赤隆经济找到新突破口。

  总编点评:

  “不治于病,治未病;不治于乱,治未乱。”这个古训说的是防重于治的道理,一个人的肌体如是,一个地方的治理也如是。然而,做到防患于未然,以求稳定和谐、繁荣兴旺确非易事。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在关乎群众利益的决策上,要精于审时,敏于度势,科学合理。这,也就是我们报道赤隆社区的初衷;这,也就是赤隆社区的可贵之处。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这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被征用是广大农村碰到的普遍问题。处理得当,就会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处理不当,就会矛盾百出,贻害无穷。赤隆社区“三着高棋盘活全局”确有其高明之处。他们通过借力发展,实现了生产要素活跃、资源升值,“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们服从国家大局、盘活集体资产、顾及群众利益,使基层组织凝聚力增强,社区和谐稳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道路漫长,任务艰巨。而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但只要我们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将少走弯路、多出实效。

  (责任编辑:黄幼华、林伟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