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民工子女在异地享受平等义务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15:52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4月10日电(记者 杨金志)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第二小学郑岩分校是一所“民工子弟学校”,正在读四年级的11岁学生李明月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书本费130元人民币,作业本费10元,杂费45元,总共185元。这是他一个学期里需要交纳的所有费用。

  李明月的老家在中国内陆欠发达的河南省郸城县,他的父母长期在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打工。“我的爸爸是做筷子的工人,妈妈的工作是拆解旧电机。”李明月用标准的普通

话对记者说。3年前,在老家农村读了一年级的李明月被父母带到温岭上学。

  近年来,中国政府多次要求各地保障民工子女平等教育的机会,并着手动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财政解决这一问题。李明月和他的261名校友正是这一政策导向的受惠者。

  2003年,中国的教育部、中央编制办公室、公安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劳动保障部6个中央部委联合发出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半个月前的2006年3月28日,中国国务院又出台《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农民工输入地政府保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不得“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

  在中国,像李明月这样在父母打工地求学的孩子超过1000万人。2003年11月,中国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推算,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超过1410万人,他们绝大多数处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

  中国的各级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执行中央政策。泽国镇第二小学郑岩分校校长郑法友告诉记者,建设学校的50万元资金全部来自泽国镇政府,9名教师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调配,“学校规范执行全日制公立学校的管理标准”。民工子女们缴纳的学费也和当地孩子完全一样,没有“借读费”。

  在毗邻浙江省的中国最大城市上海,市政府早在2003年就宣布,要让一半以上的民工子女进入公办中小学读书,当时的比例则是1/3。上海市闸北区从2001年开始进行“融合教育”,让区域里所有适龄的民工子女,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到附近的公立学校读书。截至2005年,这个区的公立学校已经接收了7000多名民工子女入学就读。

  “教育公平是起点上的公平,无论来自哪个地区的公民,都应该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海旺说。这位学者表示,中国政府正在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职能转变”,争取把自己塑造成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而义务教育是公共服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而在以往,许多城市的公立学校不向民工子女开放,或者收取每学期数千元的高昂“借读费”。在民工聚集的上海、北京、广东等地,大量“民工子弟学校”曾经主要由私人投资,校舍破旧,不少学校没有教育部门认可的办学资质。迫于城市里的就学压力,许多民工把他们的孩子留在原籍农村上学,长期忍受相思之苦。

  中国加大力度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民工输入地政府财力增强、教育资源相对富余也有很大关系。“泽国镇的本地人口和外地人口各有12万,外地人口为泽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共泽国镇党委书记蒋招华说,“泽国的民工子弟有5000多人,他们的教育费用应该由政府来出。”事实上,在实施多年计划生育政策后,当地已经出现了校舍和教师富余的问题,民工子女的入学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曾经有人认为民工子女“基础差”,难以适应高质量的教育,事实证明这是完全错误的。“和城市里的独生子女不同,民工子女抗挫折性比较强,也懂得帮助老师做事。”泽国镇第二小学郑岩分校一年级班主任、24岁的林玲说。在上海市闸北区永和小学读书的福建莆田籍学生蒋志军,2003年1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少儿武术锦标赛上获得第一名。(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