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师支教”创新支教模式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04:50 深圳商报 |
我市教育学、社会学专家学者等高度评价许凌峰“募师支教”爱心行动 “募师支教”创新支教模式 深圳商报记者李红万红金实习生薛松 【本报讯】本报连续报道的许凌峰“募师支教”爱心行动,引起我市教育学、社会学界专家学者以及支教志愿者的广泛关注。他们认为,“募师支教”是社会资源对教师资源的有益补充,体现了深圳人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日益增强,“这种扶贫支教的新形式新举措值得倡导,值得推广!” 深圳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后高天明—— 是社会资源对教师资源的补充 “近几天以来,我一直在关注深圳商报关于深圳企业家许凌峰与5名教师的感人故事,也一直在思考‘募师支教’这个新话题。这无疑是扶贫支教的一个新形式与举措,我为‘募师支教’这个创新做法叫好!”昨天,深圳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后高天明对记者表示。 高天明教授认为,首先,这是社会资源对教师资源的有效补充。在我国,教师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和城镇,而老、少、边、穷等地区的教育资源相比起来显得十分匮乏。许凌峰“募师支教”把优秀的老师输送到山区,使企业的资源分流到教育资源特别是穷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当中,其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募师支教”具有很强的社会效应。许凌峰“募师支教”在全国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一时间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通过这个话题,除表达了深圳人的爱心精神之外,也带给人们一些思索,那就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应该对社会表现出一种怎样的责任,对此许凌峰通过“募师支教”作出了表率。很多企业家都有共识,回报社会的善举最有意义的是在教育方面,许凌峰也以自己的行动作出了诠释,这种选择绝对是值得的。 深圳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殷秋明—— “募师支教”体现责任意识增强 社会学学者、深圳大学社会学系殷秋明博士说,我最近一直在关注深圳商报等媒体有关许凌峰“募师支教”的报道,我觉得这个关爱行动的形式很新。这是社会上出现的一个可喜现象,它体现出深圳市民的社会责任感在增强,在自己富起来了之后能够想到那些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伸出帮助之手,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许凌峰这样的“募师支教”是最能实现社会责任的形式之一,希望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老许”出现。 殷秋明说,“募师支教”不但能帮助那些没有学上的山里孩子,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同时,对5名支教老师而言,这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将为他们的人生增加一份特殊而有意义的经历。 知名志愿者李泓霖—— 让更多社会资源来参与志愿者活动 有着多年贵州山区和老挝支教经历的福田区竹园小学副校长李泓霖说,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募师支教”这种方式,让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来。在解决山区师资匮乏方面,企业家的参与可以起到一种很好的补充作用。 李泓霖认为,现有的几种支教模式主要为:政府部门组织的对口扶持支教的模式、团中央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以及近些年发展迅速的民间自发组织的支教活动。在报酬方面,政府部门组织的支教活动多能保留原有工资,但可能没有奖金;青年志愿者多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可能在研究生入学等方面有一定的政策倾斜;而民间群体自发的支教基本上没有报酬。许凌峰“募师支教”是支教模式的一种创新,非常有意义。 曾赴贵州支教的教师史毓娟—— “募师支教不亚于建一所希望小学” “我认为,‘募师支教’的意义不亚于建一所希望小学!”曾赴贵州威宁支教的蛇口小学教师史毓娟如此评价许凌峰的爱心举动。 史毓娟说,我仔细算了一下,许凌峰要支付每个老师15个月的工资,他的开销将在20万元以上,而这笔资金正好可以在山区建一所希望小学。我觉得“募师支教”的意义不亚于建一所希望小学,如果仅仅建一所学校,没有外部的师资,山区孩子们接受教育依然得不到实质性的变化。 史毓娟说,许凌峰出资聘请5名深圳教师去山区支教,除了教一些知识之外,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可以让这些小孩知道一些外面的信息,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让他们的学习有一个动力。让山区孩子们多接受一些教育,多开阔眼界,不管读到初中、高中,多学一点知识,到外面打工也有一定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