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即止:今年清明节无雨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09:21 金羊网-新快报 |
“清明时节雨纷纷”,阴霾的天空夹杂丝丝细雨,历来如是。今年的清明节却又晴空万里,可见正常之中有不正常,是世间事物常见的现象,不足为怪。 当天阅报,连篇累牍都是缅怀先烈以及祭奠先人的报道,年年如此,这是人间正道。是的,历史长河假若没有源头,哪来的滔滔不绝。 当天本报A7版“有学生哥把袁世凯当先烈”的新闻,似乎与清明节的气氛不大和谐,对此不必大惊小怪,也无须把它提到“现代史教育缺失”的高度,误把袁世凯当先烈的不就是个小小的学生哥吗?我记起荧屏上的一次智力测验节目,有道题目“请问屈原是什么”,不也有一位成年人答道:是“粽子”么。纵然引来哄堂大笑,可笑声是善意的。 当日媒体议论最多的是孝道,诚然,孝道是人的立身行事之本。道理很简单,你能指望一个对父母忤逆的人,会对社会作出什么贡献?但数典忘祖者只是一小撮,可喜的是,现时社会出现一股巨大的声浪,无情地鞭挞那些视父母如敝履的不肖子孙,比如把父母赶出家门让老人流浪乞讨、兄弟姊妹无一人愿意赡养父母、向父母讨钱不遂对老人大打出手,等等。这种全无血性之人,我是相信有报应的,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夜读清代袁枚《随园诗话》:有一箍桶匠年老不能自食其力,其子常饿他,而老人却很疼爱孙子,并不与不肖子计较,他吟诗道:“曾记当年养我儿,我儿今又养孙儿;我儿饿我凭他饿,莫教孙儿饿我儿。”有人觉得袁枚心太软,于是写了首与《随园诗话》截然不同的诗:“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今日我儿来饿我,明日他儿饿我儿。” 前一首正是广州人说的“老窦”(父亲)养仔仔养仔。逃不出大千世界的伦常。后一首则蕴含着天道循环报应不爽的哲理。耐人寻味啊。 (侯颖/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