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读者打爆本报专题热线电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09:26 南方日报

  读者打爆本报专题热线电话

  就防止教育乱收费一吐为快,广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听过百个电话

  本报讯昨天上午10时,3位广州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如约来到本报接听热线,就“如何防止教育乱收费”等问题与读者连线沟通。原定一个半小时的热线时间延长了20分钟,

现场铃声不绝于耳,嘉宾们“马不停蹄”共接听来电超过100个。

  昨天上午9点多钟,还没到预定的开场时间,本报的南方热线就一直响个不停,等候与代表委员连线的读者已经开始“排队”。10时整,广州市人大代表朱永平、梁小明,市政协委员李伟成准时落座,戴上耳机开始与读者连线。

  第一个打进热线的是佛山市南海区的一位读者,作为外地人,他迫不及待地问“中学是否要收赞助费”的问题。朱永平代表耐心一一解答,虽然反映的情况不在广州本地,但朱永平还是详细地指点读者该如何向当地教育部门反映情况。

  因为拆迁,搬迁到白云区同德围的一位母亲十分焦急,非常希望孩子能回到老城区上学。经过李伟成委员一番耐心的解释和建议,这位母亲哽咽着说:“今天能打通这个电话实在太开心了!”

  当连线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阳江的读者在听到代表的声音后,难抑激动之情。她说,“我一早就守着电话机,足足拨了两个小时啊,终于有机会让我说说心里话了!”

  尽管本报昨日邀请的是广州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但“闻讯”来电的不仅是广州本地的读者,湛江、肇庆、茂名、佛山、揭阳等地区的读者非常踊跃。“教育收费、教育公平的话题不是一个区域性的问题,它在全省、全国都具有共通性,可见这是一个牵涉无数老百姓的民心话题啊!”嘉宾们有感而发。

  由于读者踊跃参与,现场铃声一直不断,原本预定一个半小时结束的热线时间延长了20分钟。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连线中,三位嘉宾“马不停蹄”,连喝口水都顾不上。

  据统计,昨天上午10:00-11:50的专题热线中,反映教育收费问题的来电达到118个,其中转接由代表、委员接听的来电超过100个。

  外地户口为何既交赞助费又交借读费?

  问题:家住番禺区市桥的罗先生来电反映,儿子即将上小学,但由于没有广州本地户口,最近特别犯愁。“附近的小学都是公办学校,咨询后校方告知要交1.4万元的赞助费,同时,没有户口还要交借读费”,罗先生疑惑不解,为什么交了赞助费还要交借读费?罗先生称,赞助费也不是一个价,熟人1.4万元,不熟的要交2万元。

  无独有偶,同在番禺住了十几年的张先生,也反映了同样的困惑,赞助费和借读费同时收取是否合理?张先生已经在番禺买房,但没有本地户口,孩子上小学被告知要收取2万元的“赞助费”,而且每学期还要交500元的借读费。“买房的时候开发商已经承诺不用交赞助费,经协商后这2万元由开发商负责,但学校凭什么两项费用都要收取呢?”张先生问。

  解答:对于此问题,广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解释,家长理解的“赞助费”其实是捐资助学费,家长自愿的捐资助学费是国家允许的,是教育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一种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非地段生一般都通过捐资助学入读公办学校。换句话说,没有本地户口,也就属于非地段生,向学校交捐资助学费是合理的。与此同时,没有广州户口的学生,则要根据借读生政策缴交借读费。因此,收取上述两种费用是不违规的。

  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如果是自主筹资的民办学校,则有自己的招生办法,经物价部门审批后,可按所公示的招生办法来收费。

  “一费制”之外还能收什么费?

  问题:“初中毕业班的学生,除了注册要交的费用外,每年还要额外多交2000多元,这算不算乱收费?”肇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向朱永平代表反映。这位读者说,女儿上初三,每次考试学校都要收100元的考试费,还不给任何收据。“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每年要多交2000多元的费用,而且都没有收据。”

  解答:朱永平建议这位读者应该先向校方和老师核实,例如这些费用是否都由学校收取?是何名目为何不给收据?“确实是学校收费不给收据,可以向当地的教育部门投诉。”朱永平给读者出主意。

  拆迁户孩子能否回老城区就读?

  问题: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我们一家三口都是荔湾区户口,几年前因为拆迁搬到了白云区同德围住。今年9月孩子马上就上小学一年级了,孩子还能回到荔湾区上学吗?”这位母亲十分希望孩子能在老城区接受教育:“如果荔湾区不能给孩子安排学位,交赞助费也要让他回去读。”

  解答:李伟成委员表示,拆迁户读书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日他还就此问题向广州市政协提交了一份报告,希望能推动问题的解决。“去年,广州市的入学政策是人户一致。曾经有市领导口头承诺过,由于城市建设问题而拆迁的市民孩子仍可在原居住地就读。不过,这只是一个口头承诺,各区到底落实得怎样就很难说了。”

  虽然解决拆迁户孩子回到老城区就读的问题已经引起关注,但是否能够切实解决依然是未知之数。因此,李委员建议这位母亲凭户口及拆迁证明到荔湾区教育局小教科或督导室咨询具体情况。李委员还十分设身处地地建议:“你可以先去学校报名挂号,别匆匆忙忙交赞助费。如果过一段时间政策就会明朗,也许就可以省下这笔赞助费了呢。”

  听到李委员这样明晰的指导和善意的建议,这位母亲哽咽着说:“今天能打通这个电话实在太开心了!”李委员还以自身的经验告诉她,让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每天路途迢迢回到荔湾区上学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其实同德围那边的同德小学等都是省市一级小学,完全可以考虑就近上学的。”但母亲表示,为了孩子的教育,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这些困难,还是老城区教育好啊。

  为什么捐资助学费“有价讲”?

  问题:一位白云区的家长却很不解地问李伟成委员:“为什么一些学校的赞助费就像市场的菜价一样,可以讲价?”这位并非广州户口的女士对学校收取赞助费表示理解。但她却了解到,白云区一些小学收取办学资助费是因人而异的:“能找到熟人,就能少交点钱。我就知道,同一间学校,办学资助费可以从1万到3万多元不等。”尽管她对这种办学资助费“如同菜市场买菜有价讲”的现象无法理解,但“人人都这样交,为了让孩子读上好一点的学校,当家长的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解答:李伟成委员告诉这位女士,广州目前有30万左右外来人口孩子,按每间学校可提供1000个学位算,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广州教育资源的短缺使赞助费成为一种不合法、但是有存在理由的现象。

  “交钱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交的数额应该适当,而且应该公开透明。”李委员明确表示,这种操作是不规范的,是下一步广州市教育局整顿捐资助学费问题的整顿对象。“如果你能告诉我是哪些学校存在这种现象,我一定会向有关部门反映。”

  链接

  一费制外还能收什么费

  “一费制”外,中小学可收取的费用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可统一管理的费用,另一类为可选择性费用。

  统一收取的代收费项目

  军训生活费:广州(含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增城参照执行)高中军训7天,实际收学生费用112元(不租用迷彩服的收费91元)。

  “三防”演练费、学农社会实践费:所需教育经费由教育部门负责。学生参加活动期间发生的住宿费、伙食费和交通费,可按实际支出向学生收取,具体收费项目和标准,报市教育局审核,市物价局批准后执行。

  校服费:市直属学校的校服收费,由市教育局审核,市物价局审批。

  体检费:不分中学、小学,统一按每生每学期6元收取。

  可选择的其他代收项目

  城镇小学午休管理和课后托管费:设有专门床位的收费标准为2.5元/生,在课室午休的收费标准为1元/生、天。小学低年级(1-4年级)学生在完成下午教学课程后至下午6时30分前,需要学校托管的收费标准为1元/生。农村小学不收取午休管理及课后托管费。

  补课(补习)费:仅限于初中、高中毕业班、学生在正常教学时间以外的晚上或节假日自愿参加补课(补习)的,可按不高于2元/课时、生收取补课(补习)费,费用用于教师加班补贴及学校水电费开支等。

  订报刊费:如学生需要,学校可代订购报刊、杂志,费用按实收取,不得赢利。

  住宿费:一般宿舍50元/生、月,公寓式宿舍70元/生、月。

  搭食费用:学生在校饭堂搭食,可按实收取伙食费。未经物价部门批准,不得收取搭食管理费、饭卡工本费。

  学生饮用奶费:200ml规格每盒1.30元;250ml规格每盒1.5元。

  校外活动费:按实际支出收取。

  采写:记者/陈洁娜严丽君

  摄影:记者/梁文祥

  图:

  广州市人大代表朱永平正在接听热线电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