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抓好教育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09:26 南方日报 |
南方论坛 本报评论员 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口的整体素质已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在当今世界,这些道理已经不为任何人所怀疑了。靠什么培育和提 升人口素质?靠教育,这一点也没有任何疑问了。但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是,在我省一些地方尤其是广大农村,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全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居然占有84.1%的比例!事实表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两者成正比关系。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致富问题,而致富的核心正取决于农民的素质与技能。与此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首要的也是让农民致富。农民致富的手段在于增收,而增收的关键又要归结为农民的文化素质。一个一技旁身的农民,和一个别无所长的农民,起点不同,在致富之路上境遇必然不同,所谓“弱者等待机会,智者把握机会,强者创造机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越高,选择职业的机会就越多,致富的渠道也就越多。 如果说,提高我省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广东的当务之急,那么,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关系到了广东的长远发展、根本发展。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高等教育在“十五”期间着实跨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2000年到2005年,我省普通高校从52所增加到了102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1.4%提高到了22%。也就是说,在广东适龄组人口中,2000年每百人只有11.4名大学生,而2005年已达到22名;并且,22%这个数字还首次超过了当年21%的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这个数字,不要说和发达国家比,就是和国内一些省市比,也还有一定差距。 然而,在这样的还远不能沾沾自喜的成绩面前,有一种观点却认为广东高等教育发展太快了,存在所谓“过度化”、“泡沫化”倾向。他们自然有他们的理由,比如近两年出现的、似乎越来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和矛盾,就被他们视为都是“扩招”惹祸的证据之一。这种观点至少没有注意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上世纪70年代,国外有一个著名的高等教育三个发展阶段理论,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以下属于“精英高等教育”;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便形成“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而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50%时,便进入“普及高等教育”的时代。可以说,高等教育发展从精英阶段到大众阶段再到普及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我省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毕业生调整就业观念就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看待高等教育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没有发展起强大的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体系,它就不仅缺乏国际竞争力,而且缺乏发展的后劲。广东要保持强劲的发展后劲,现在的毛入学率应该达到28%。这就是说,与立志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相比,22%的比例还远远不够。也就是说,广东的高等教育发展得不是太快了,而是滞后于经济发展。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不仅能有效地缓解高等教育对社会长期形成的“供求”矛盾,大大加宽通向高等教育的“独木桥”,有利于大学以下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落实,而且能够为我省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智力准备,是解决现代化建设人才总量不足矛盾的基本途径。 “不抓教育就是对广东人民不负责任”,张德江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张书记所讲的教育,既包括高等教育,又包括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全民教育以及培训。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把这句话视为一服“清醒剂”,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落实的工作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