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加快从速度优势转为技术优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10:14 大洋网-广州日报

  吴迎新

  广东的专利总量虽领先全国,但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却严重不足,10年来发明专利仅占全国的2.5%,近年发明专利申请只占全部的15.5%,而全国平均水平为23.5%。

  2005年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再度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十五”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回顾一系列骄人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令决策层、企业界、学术界乃至普通百姓深切关注的问题。

  1.高投入、高能耗的粗放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经济增长速度虽快,但经济增长质量较低,能耗、物耗太高。据省政协的调查显示,广东省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6.6倍,单位GDP的水耗是韩国的5.2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频繁出现“水荒”、“油荒”、“电荒”等系列“荒灾”的深层原因之一。近来有关小排量车开禁的呼声此起彼伏,即使如此,也仅能减少单辆车的污染和能耗,由于车辆总量增加,无法从根本上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开禁”仅为治标之法,转变增长方式、发展替代能源才是治本之策。

  2.经济增长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有关资料显示,广东省单位GDP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是欧盟国家的33倍,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万元GDP的废水排放量也远高于山东和浙江。近年,珠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已超过170亿吨,入河排污口排放总量超过126亿吨,已严重影响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因此,抛弃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已迫在眉睫。

  3.经济增长仅具相对优势。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虽然广东经济总量领先,但仅有相对优势。近年来,广东与山东、浙江、江苏GDP总量的差距在缩小。经济普查前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广东的GDP总量仅比江苏多1000多亿元,2004年仅比山东多548.73亿元。2005年上半年广东的经济增长速度已不及山东和江苏。即使是经过经济普查的数据,广东也无明显的速度优势。目前广东虽仍坐头把交椅,但强兵穷追不舍,可谓暂无近忧,但远虑未已。

  4.城乡收入差距仍有扩大趋势。总体来看,广东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低于全国水平,但广东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据报道,从1980年~2002年,22年中广东城乡收入差距拉大23个百分点,农民与城镇职工收入比由58:100变为35:100。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2002年为1:2.84;2004年扩大到1:3.12。另外,从人均GDP角度看,珠三角相当山区的7.4倍。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既会制约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又会影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因此,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5.对外贸易进入摩擦和纠纷多发时期。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进出口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长期、大量顺差,可能使贸易条件恶化。另一方面,从内部因素看,广东进出口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长期以低端产品出口为主,质量技术标准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自有品牌,大多产品以赚取廉价加工费为主,利润微薄,各个企业争相竞价,恶性竞争。因此,频频遭受西方国家的反倾销投诉和绿色壁垒。只有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优化外贸结构,推进外贸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推进外贸出口向高附加值和自有品牌为主转变,才能提高广东外贸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更广阔的外贸发展空间。

  6.科技投入偏低,核心技术创新竞争力较弱。2003年广东省研发经费占GDP的1.38%,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北京、上海、陕西分别为6.83%、2.04%、2.98%。据省科技厅提供的资料显示,广东的专利总量虽领先全国,但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却严重不足,10年来发明专利仅占全国的2.5%,近年发明专利申请只占全部的15.5%,而全国平均水平为23.5%,韩国为40.1%,日本为79.6%。广东省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5.6%,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5.8%。由此可见,核心技术长期严重依赖国外,缺乏创新竞争力是广东省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在国内实施“三个走在前面”的排头兵实践的严重制约因素。因此,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加快建设创新体系,既是提升广东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另外,广东省各类企业的规模竞争力有限,企业规模较小,平均技术装备水平较低,效益竞争力较弱;民营企业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技术工人供给不足,发展势头弱于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大约落后40年,严重影响抗旱排涝,是制约农业发展后劲的瓶颈因素。总之,千方百计解决好上述问题,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作者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