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牙防组事件"教训仅止于"认证规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10:59 云网

  ■曹林

  缺乏法定认证资格、两个人两张桌子拼凑的所谓全国牙防组,一手拿赞助,一手搞认证,忽悠了全国亿万民众十几年,舆论对其已穷追猛打了快一个月了,其主管部门卫生部从中受到哪些教训呢?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在回答记者提问称,“牙防组事件”将促使卫生部规范口腔保健的认证工作,卫生部正协助国家认监委制定有关口腔保健认证认可工作的

管理办法和规则。发言人同时表扬牙防组“在全国口腔保健人员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4月10日中国网)

  这个反省真让人大跌眼镜。作为主管部门,面对下属部门这么大的丑闻和管理上暴露的巨大漏洞,反省竟然仅止于“认证规范”,仅就事论事地谈口腔保健认证,这种反思也太浮光掠影、太不把舆论当回事儿了吧。

  自牙防组丑闻曝出后,舆论已经对牙防组事件进行了好几轮的反思,有的追问主管部门的失职,有的指向了公信力寻租,有的分析了牙防组背后隐藏的利益链条,还有的谈到了国有资源的流失等等——面对这些舆论反思,如果主管部门尊重民意的话,应该接住舆论提出的这些问题给公众一个交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深化到监管制度上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可主管部门似乎根本没看到过这些民意,避重就轻地只谈“认证规范”,这是对舆论的公然蔑视。

  很显然,“口腔保健认证不规范”只是此次牙防组丑闻中的表象,借着“国字头”的名号进行公信力寻租才是问题的本质;没有卫生部的招牌,牙防组几个人再强的忽悠能力也难以忽悠到当下这种境界——这种现象就不仅存在于“口腔保健认证”领域了,而是一种体制性现象,仅仅反思“认证规范”是无济于事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没有看到舆论的追问和质疑,难道主管部门没有切身感受到自身公信力受到损害吗?没有为国有信用资源的流失感受到切肤之痛吗?正如有评论说,国家信誉已经为所有“国”字头的机构做了一个担保,如果国家的信誉资源也是一种国有资产的话,就等于这种资产在不断的“全国牙防组”中流失——一个负责任的公共部门,是会为这种国有资源的流失感到羞愧和内疚的,可我们从主管部门的反思中看不到这种负疚意识。

  更让人气愤的是,在全国牙防组在舆论曝光下臭名昭著时,主管部门竟然为牙防组唱起了赞歌,称“这么多年来,在全国口腔保健人员培训和健康宣传教育方面,牙防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并非说牙防组做出的成绩可以抹煞,而是,在牙防组深陷巨大丑闻之时,更需要的是对其弊病进行诊断对其错误进行反省,刻意强调其成绩不仅不合时宜,更有混淆视听之嫌。

  显然,这是牙防组的主管部门一次回避矛盾、避重就轻、混淆视听的教训反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