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突破“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多赢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15:16 温州新闻网

  在“安徽省民营企业招聘周”上,不少企业为能招到熟练的技术工人“抢破了头”,开出的月薪达到1200元至3000元。与此同时,招聘单位对大学本科生态度异常“冷淡”,学子们精心准备的简历被放在了一边。(4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

  大学本科生被冷落,只有中专学历的技术工人却被“抢破了头”,耐人寻味。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技术工人来制造,再先进的科研成果,没有技术工人的工艺化操作,也很

难变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超级技师被称之为“活的国宝”。而在我国,“技工荒”已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由于技工短缺,一些企业常常面临“有订单来不及做、有图纸没产品”的尴尬,拿出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年薪招不来高级技工,“招个好技工比招博士都难”并不鲜见。好的技工,不仅关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关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后劲和潜力。企业为技工“抢破头”,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与“抢破头”形成鲜明反差的大学生的低薪与就业难。按理说,在高考独木桥上脱颖而出的大学生,基本素质不会比技工差,但由于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弊端,许多学生“寒窗十多年”,除了书本还是书本,缺乏动手与实践能力,论“焊、电、钳、铆”等实用技能,远不如技工。究其原因,不怪这些大学生。目前国内的教育分成两条线,一条是教育部门的学科教育,而另一条是劳动保障部门的职业技能教育。在很多情况下,这两条教育路线"各行其道",互不交叉,损失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不断出现的大学生到技校回炉现象,就在这种体制下的无奈选择。

  在英国、德国等国家,学生在上初中时就同时开始学习职业技能,不仅学士,就连硕士、博士就业前都必须拿到符合相应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技校与高校合作,为高校学生开设“选修课”、实践基地等,学生毕业既能拿到学历证书,也能获得相应的技能资格证书。这些做法启示我们,要把技工短缺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统筹考虑,当前较为现实的路径就是改革教育体制,使“两条线”实现交叉,局部并轨,使大学生在学校里不仅接受理论训练,也能掌握一些实用技术,让一些难以继续在学术上深造的大学生,成为高级技工的后备军。这,无疑是本科生走出“夹缝危机”、企业走出“技工短缺”的多赢选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