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文章:产能过剩并非“洪水猛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15:46 新华网 | ||||
新华网4月11日消息: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第330期刊登文章《产能过剩并非“洪水猛兽”》。文章指出,产能过剩俨然成为当前宏观管理当局需要面对的头号敌人。并且,人们将产能过剩与通货紧缩相提并论,更是凸显了产能过剩问题的严重性。不过,产能过剩并非“洪水猛兽”,当前关于产能过剩的讨论中还存在不少误区。 全文如下:
==== 产能过剩俨然成为当前宏观管理当局需要面对的头号敌人。并且,人们将产能过剩与通货紧缩相提并论,更是凸显了产能过剩问题的严重性。不过,我这里想说的是,产能过剩并非“洪水猛兽”,当前关于产能过剩的讨论中还存在不少误区。 一、当前的产能过剩是微观意义上的、局部的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问题最近提得比较多。不过,笼统地提产能过剩容易产生混淆,因为在理论上,存在着宏观产能与微观产能之分。目前一些学者在提产能过剩的时候显然是将二者混为一谈了。 所谓宏观产能,是指整个社会在给定技术、偏好以及制度前提下,所有各类资源(如资本、劳动力等)正常限度地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时所能实现的产出。我们经常讲的潜在产出,指的就是宏观产能。由此,宏观产能过剩是指:经济活动没有达到潜在产出水平,从而存在着资源的未充分利用。这里资源的未充分利用,既包括劳动力没有达到充分就业,也包括资本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存在着产能闲置或过剩。一般来说,实际经济增长低于潜在增长,就会出现宏观产能过剩,而实际经济增长高于潜在增长就会出现宏观产能的过度使用。 所谓微观产能,是指微观企业能够达到的最大产出,这主要是从工程技术角度来说的,即所谓技术产能。而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微观产能是指经济产能,即资本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成本最小化时的产出。显然,企业的经济产能要低于技术产能。微观产能过剩就是企业将资本边际收益维持在边际成本水平上时所出现的产能过剩;换句话说,如果所有资本存量都“正常开工”的话,资本边际收益就会低于边际成本,从而企业就不划算了。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认为中国目前的产能过剩问题主要是微观意义上的、局部的产能过剩,而非宏观意义上的全局的产能过剩。因为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9.9%,应该说达到甚至超过潜在产出水平了,所以不存在宏观产能过剩。 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体制性产能过剩 出现微观产能过剩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技术性原因,一类是体制性原因。 市场经济中,微观企业产能过剩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从经营技术角度看,出现产能过剩是再正常不过了。其一,规模经济考虑。很多行业都存在规模经济现象,无论是汽车业还是电力行业。这些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在其扩张过程中会成倍地增长(按照其规模经济的数学特性),但与此同时,需求却不会成倍地增长。就单个企业来说,考虑规模经济是非常合理的,但就全社会而言,这样做的结果就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其二,节约成本考虑。比如,一些企业的原材料只有在某个季节才会价格较低,于是,该企业就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生产,其它时间都停工。从而看起来,除了这个生产的旺季,其它时间都是产能闲置或产能过剩。其三,竞争策略考虑。一些企业为了维持其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不让潜在竞争者进入,就有意识地保留闲置产能,以便在潜在竞争者准备进入时开动机器,从而可置信地吓退那些潜在竞争者。而留在过剩行业里的企业,尽管其资本收益可能低于边际成本,但为了不被挤垮,还会被迫追加投资,从而加剧产能过剩。其四,需求方面的考虑。如果说前三个因素都侧重于从供给角度考虑,那么,还要考虑到需求因素。很多产品的需求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产能过剩。比如电力的使用,存在淡季和旺季。在淡季电力可能表现为产能过剩,但在用电高峰期可能就会存在产能不足。其五,鉴于企业具有凯恩斯所讲的“动物精神”(或叫血气冲动),往往会发生对某个领域或产业的投资“一拥而上”的情况,这样也会形成产能过剩。除了第五条体现了投资的盲目性之外,其它各条都表明,产能过剩从微观而言完全是源于一种正常的企业行为。 不过,这里要强调的是由体制性因素所导致的微观产能过剩。在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信息不完全所产生的市场经济本身的某种盲目性,出现产能过剩或不足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市场经济中的常态,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但在中国目前市场经济并不完善的情况下,还存在着一种体制上的产能过剩。即一些微观企业(特别是那些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在扩张过程中,不计成本、不顾后果、盲目扩张、重复建设所导致的产能过剩。有人说,重复建设在市场经济中也是正常现象,确实如此。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场经济中,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的损失是由企业自己来买单的,而在中国目前这种情况下,造成的损失可能最终由政府来买单,因此,一些企业或地方政府在投资决策时就会更加“大胆”,由此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就更加严重。本轮的产能过剩大部分是投资品产能过剩,而这些大都是有政府背景的。这再一次印证,我们的产能过剩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体制性产能过剩。 三、产能过剩问题可能被夸大了 现在我们提到多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基本的衡量指标就是,该行业目前的产能达到(比如说)Q,加上在建和拟建的产能Q,意味着供给为2Q,而实际需求却只有Q,从而界定该行业的产能在未来某个时期将有一半是过剩的。这种产能过剩的衡量方法,优点是直观易懂,而缺点则是表述不够严谨,从而产能过剩问题可能被夸大。 在美国,一种典型的测度产能利用的方法,是将企业当前的产出与其最经济、成本最小化方式所达到的产能进行对比所形成的比率,显然,这正是前面所说的经济产能利用率。而我们目前衡量产能的方法,按我的理解,更大程度上是从工程技术角度而言企业所能达到的最高产能。这种做法会夸大产能过剩问题,原因在于:其一,经济产能是衡量产能更合适的指标,而经济产能一般会小于技术产能,从而将现实产出与技术产能进行对比,产能利用率会更低。其二,目前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的讨论易于让人产生一种误解,以为产能利用率要达到90%甚至100%才是合理的。而按照国际一般标准,设备利用率的正常区间仅在79-83%左右。再比如,美国在战后,特别是1948-1985年间,就一直存在着产能过剩。其制造业产能的平均利用率为82%,也就是说低于产能充分利用18个百分点。只是在1996年,产能利用率达到 了90%;另外一个年份是1973年,产能利用率超过85%,但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人担心是否出现产能不足了。其三,在讨论产能是否过剩时,一个重要的参照标准是需求。由于需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以简单的外推方法来确定实际需求量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在需求包括内需和外需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因此,实际需求可能被低估,相应地产能过剩可能被高估。 以上分析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当前的产能过剩,而是想说,澄清了一些误区之后,事实上的产能过剩问题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四、走出产能过剩 关于如何走出产能过剩,各方面已经开出了很多药方。我这里只想强调以下三点: 1、要以市场为主导,消化产能过剩不能成为新一轮的产能扩张 在市场经济中,出现产能过剩是正常现象,而为产能过剩承担损失也是正常现象。我国目前的产能过剩,主要是企业前期的高投资所造成的,后果应该由企业来承担。特别是那些低效的产能,是应该而且必须被市场淘汰的。那种希望继续扩大投资以消化过剩产能的提法需要慎重,因为进一步扩大投资尽管会消化当前的过剩产能,但这会造成新一轮的产能扩张,把问题和风险留在了未来。这是当前解决产能过剩时需要努力避免的。 2、扩大内需是强调需求结构的调整而非总需求的扩大 有人认为,当前的产能过剩主要不是前期的高投资造成的,而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这一提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说不通。我们现在的增长率已经接近10%,怎么能说是有效需求不足呢?如果有效总需求再提高,增长率就会更高。那个时候就不是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应该是全面过热了。因此,现在提扩大内需是针对我们过于依赖外需的做法而提出的,强调需求结构要调整(如更注重内需,包括更注重健康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投资,更注重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以及更注重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提高和消费增加等等),而决不是指总需求应进一步扩大。 3、应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配置存量资本中的作用 有效地配置资源是资本市场的天然功能。在出现资本误配置的情况下(产能过剩就是一种资本误配置),显然需要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在企业重组并购方面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由资本市场而不是行政干预来调整产能、消化过剩将是更有说服力也更有效的方法。(作者:张晓晶)
相关报道: 继续搞好投资调控、提高市场准入标准、清理整顿在建拟建项目、对传统产业实施改造提高、鼓励兼并重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3日发布了今年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工作的五大重点。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是今年和今后几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国务院近日就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要注意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加强信贷、土地、建设、环保、安全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继续搞好固定资产投资调控,防止投资反弹。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原则和八项重点措施。自去年底以来,相关部委已多次发文"狙击"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推进结构调整。而身处过剩旋涡中的相关上市公司也早已通过重组、改造、淘汰等手段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 国家发改委日前预测,2006年电力新增装机约7200万千瓦,全国夏季最大电力缺口将低于1000万千瓦,煤炭产能过剩压力逐渐显现。 发改委预计,2006年全国用电量约27400亿千瓦时,增幅在11%左右,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电力供应增速比用电增幅预计高3个百分点。华北和南方地区电力偏紧,缺口都在600万千瓦左右。 煤炭产能过剩压力逐渐显现。截至2005年4月,全国持有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核定能力为22.6亿吨,2005年投产新增能力至少在6000万吨以上。从需求方面来看,国内总需求约22.5亿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