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谁把大学生逼成“实习长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06:00 光明网
姜小巍

  还没有工作就想退休。在一些毕业生踌躇满志准备投入工作时,另一些同学面对就业却已身心疲惫,激情全无。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大学生从刚刚踏进大学校门就开始参与社会实习,以求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于是,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便出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实习长工。小颜是华东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她就是一名“实习长工”,可是四年的实习经

历早已将她的工作激情消磨殆尽,为调整心态,她在网上发出寻友帖,希望能找有相同遭遇和想法的朋友,在毕业前搞一次“疗养”。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人愿意与小颜作伴,这证明与小颜有一样经历的学生已不在少数。(据《新闻晚报》4月4日)

  小颜的经历用事实证明了“实习长工”不应是一名大学生应走的道路。一方面,“实习长工”虽然得到一些必要的社会经验,却是以宝贵的大学生活和学习经历为代价的,这不值得;另一方面,“实习长工”未老先衰的心理显然也不是一名健康的大学毕业生应有的心理。

  那么,到底是谁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逼成了“实习长工”?

  “实习长工”的出现和流行从反面证明现如今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钩。“实习长工”与其他大学毕业生相比,其优势就在于他们拥有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而这些实践经验也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然而,大学校园中却恰恰缺少学习社会实践经验的条件,于是他们只好作一名“实习长工”,提前走入社会已换取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大学教育如果不能正视这一问题,将教育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那么更多“实习长工”的出现是必然的。

  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和急功近利的用人观念更将大学生逼成了“实习长工”。随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随之越来越高,只需要本科生的单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只需要硕士研究生的单位要求博士生,在各种各样的招聘广告上,对工作经验的要求更是比比皆是。同时,用人单位在用人观念上也越来越急功近利,不愿意花一分钱培养员工,希望任何一名员工都具备马上可以熟练工作的能力。这些都使得应届毕业生不能不在大学期间想尽办法提高实践能力,期望以丰富的工作经验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于是便出现了“实习长工”。

  然而,大学毕竟不是培养技工的地方,教育更不能让学生还未步入社会就“未老先衰”。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首先必须心理健康,“实习长工”心理是不健康的,无论是学校还是用人单位甚或全社会都有责任避免大学生成为“实习长工”而未老先衰。是时候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和用人观念了,别再逼大学生作“实习长工”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