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黑色的叹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06:42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陈剑文并摄影

  4月9日,61岁的苗族老人张秀英拄着拐棍站在一片焦土上,寻找着她家丢失的羊。放眼望去,四周一片荒凉。以前放羊经过的那片山林变得满目疮痍,炭黑色的树干和枝条像一根根倒刺扎在土壤里,被砍掉的木头横卧其间,烧焦的表皮上还冒着青烟,在呼呼的风中不时闪出几点火星。地上的黑灰和尘土被风刮得漫天飞扬,让人睁不开眼睛。老人叹了口气,

女儿龙秀英安慰母亲说:“羊自己有脚,不会被烧死的。”

  6天前,一场大火烧到了老人所住的位于昆明市西山区一个叫“锁奔多”的村寨,所幸的是乡亲们及时转移到了山下安全地带,在扑火队员们的扑救下,火舌在离一户人家5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不幸的是,待老人回到家中时,她家的羊不翼而飞。

  3月29日,云南省安宁市温泉镇古朗箐发生森林火灾,并迅速蔓延到邻近昆明市西山区一带。大火历时10昼夜,过火总面积达10000亩,燃经15个自然村,涉及2000多名群众。当地投入军、警、民6500多人参与扑火,并紧急调拨300万元资金救灾,转移安置800多名临近火场区域的群众。

  龙秀英回到寨子里帮着公公张明学扛粮食。“大火来那天,公公害怕放在家里的粮食被烧掉,于是把屋里仅有的十几袋苞谷和小麦抬到坡下一个小坝子里。”龙秀英说,那里没有树,也比较潮湿,大火一般烧不到。张明学担心粮食放在潮湿的地方会发霉,琢磨着等儿子回来一起帮着把粮食拿出来晒一晒:“我们家清贫,这些粮食可是要吃一年哩。”龙秀英的丈夫张才容不在家,还在外面放牛。“大火把这一片的许多山都烧了个精光,放牛要到很远的箐底(当地人对山沟的俗称)。”龙秀英说。在寨子的旁边有一块只割了一半的麦田,扎成把的麦秆横七竖八地躺在地里。山上还有些零星余火,好多人家都还待在山下的安置点,没有回来。“4月7日,我刚回来的时候,房子后面的小山坡上冒起了烟,我赶紧提了桶水去浇灭。”她说,山里的火就是很奇怪,明明是打灭了,等小半天后,又开始冒烟了。“现在太干了,等到5月份就好了,那时候雨水就多起来了。”她补充说。

  住在六岔路村的张忠明没有转移下山,他一直留在村里为扑火队员们送水。每天他都要赶着马到很远的地方去驮水,来回好几趟。“一路上抢险车来来往往,扬起高高的尘土,马儿的头摇个不停。”他说,六岔路是个彝族村寨,是当地的贫困村。“除了种粮食外,上山采松茸和野生菌是乡亲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行情好的时候,每公斤松茸能卖到好几百元呢。大火过后,山上再也找不到松茸了”。

  李建堂正带着几位村民检查过火山林,他是妥吉村的村支书,全村有150人投入到扑灭山火中。“这片山林归各个自然村管理,村委会只有水桶、笤帚等简单的扑火工具,专业的灭火水枪不多。”他说,山火一般都来势凶猛,人根本无法靠近。看着片片童山和被烧毁的树木,李建堂惋惜之余,还有一丝不安:“树木被烧掉了,光秃秃的山上一点植被都没有,等到5月份雨季来了,水土流失会非常严重。”他很担心,“说不定还会发生泥石流。”

  武警云南总队派出了1700余名官兵参与此次扑火任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抢挖隔离带和扑灭余火。“战士们手拿柴刀,沿着山脊把树木一一砍倒,然后把地面的枯枝败叶和腐殖土全部铲掉,条件允许的话还要开着推土机把地面压平整。”郭林副总队长说,隔离带一般宽50米左右。“但即使是这样,有时大火在风势和地形的作用下,也会越过隔离带,窜向另一片的山林。”他补充说。

  据一位参加过多次扑火任务的军官说,当地多为乔灌混生林,地面的腐殖土特别厚,有的达半米。过火后,明火虽然灭了,但暗火还隐藏在厚厚的腐殖土里,一旦条件适合,又会冒出火苗来。有时一个火场扑灭了,人离开后没多久,又会冒出浓浓的烟雾来。只有用水彻底浇灭,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前些年当地曾发生过一次火灾,但不大,当时他所在的部队在山林里挖了不少隔离带,但如今这些隔离带却看不见了。

  云南省森林林业厅副厅长王德祥在“3·29”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庆功表彰大会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云南投入到森林防火的资金和人员配置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云南全省90%是山区,森林覆盖面积达到一半以上。山区林地的防火工作复杂而艰巨,而全省的森警人数只有2000左右,而且只分布在全省10个地州市中的7个地区。”王德祥表示,云南省森林林业厅正在考虑在乡镇一级建立专门的森林消防队,每队大概30人左右,配备专门的灭火设备、车辆和通讯工具。一旦发生火情,务求打早、打小、打了,坚决把山火消灭在萌芽状态。

  4月10日,听说扑火队员们要撤离下山,大妥吉村的60多位乡亲们赶到路口,为他们送行。李莲惠老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牵着孙女赶来了。她来到停在路边的卡车旁,一个劲地往车上的战士手里塞鸡蛋和苹果。

  卡车不断地从更高的山上驶来,车里坐满了身着红色制服的森警,战士们挥手告别。

  

黑色的叹息(图)
黑色的叹息(图)
▲4月9日,61岁的苗族老人张秀英和女儿站在一片焦土上,寻找自家丢失的羊。▲4月9日,小妥吉村的熊金娣正在抢收小麦。她的丈夫还在火场。农忙季节,不少因大火转移到山下的村民都纷纷提前回家,抢收庄稼。
黑色的叹息(图)
黑色的叹息(图)
▲村民牵着毛驴从一片被大火烧毁的山林前走过。▲小妥吉村,宣传森林防火的标语写在村口。
黑色的叹息(图)
黑色的叹息(图)
▲扑火队员在清理余火。
黑色的叹息(图)
黑色的叹息(图)
▲坚守火场的武警云南总队战士们躺在地上休息。▲4月10日,村民送别扑火战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