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规划夯基础产业促增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06:44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赣、皖归来看经验(上)

  编者按

  2006年3月20日—30日,我市党政考察团赴江西省南昌、赣州、吉安市和安徽省合肥、滁州、池州、黄山市等两省七市,对江西省新农村建设和安徽省农村综合改革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团深入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乡镇和部分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所见颇多,感受也颇多。本报拟推出上下两篇报道,就其典型做法和可取经验进行介绍,期望为我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一些参考。

  “科学规划是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保障,二者缺一不可”,在江西、安徽省许多市县,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和强力的产业支撑让考察团代表们感触颇深。

  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特色规划扮靓乡村

  绿树掩映,路灯明亮,一幢幢漂亮的楼房间,阅报栏、文化长廊、标准篮球场等一应俱全,居民们欢快地打起了腰鼓……这就是先后获得南昌市文明单位、市十大文明村庄、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等多项荣誉称号的南昌市蛟桥镇下罗村。可谁能想到,几年前它还是基础设施落后,卫生环境脏乱的普通农村呢。是什么让昔日的脏乱差换了新颜?从南昌市委市政府的交流中得知,依照《江西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该市以自然村为单位编制完成了全部试点村的村庄规划,并规定,没有规划的一律不予审批。

  在赣州市赣县吉埠镇枧田村,村口墙上一块20米长、16米宽的规划鸟瞰展板首先映入眼帘,“这是我们村的总体规划,与其他村的都不同,我们的特色是客家民居。”该村村长告诉记者。为了避免千村一面,赣州市还要求规划部门至少设计1000套(现已向农民推介100多套)实用美观、式样各异的民居房型供农民选用。目前,该市已根据规划建设出田园风光型、文明卫生型、休闲农庄型、生态小康型、城郊服务型等一批风格各异、彰显特色的建设模式。

  代表感受:

  “看了江西、安徽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我触动很大,也很受启发。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对规划的要求非常高,但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特别是产业规划滞后,看了别人的做法,我们更应该加快步伐。下一步,我们将和国土等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充分依托和应用已经形成的自然村,对成都市的三个圈层进行不同定位的规划,同时学习赣州等地保护自然,尊重历史的经验,以每年10—15%的速度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成都市规划局副局长张樵

  产业跟进一村一品合作组织带动产业

  明媚的阳光照射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三岗村,放眼望去,全村的苗圃连接成片,红叶李、紫薇、广玉兰等竞相开放,“我们村成立了苗木花卉协会,80%以上的农户都是会员,现在我们的苗木花卉面积已达1万多亩,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呢!”该村村长骄傲地告诉记者。据悉,根据本地的优势和特色,肥西县确定了苗木花卉、家禽、菜瓜果等6大特色产业,并采取依托政府职能部门组建、依托专业大户(能人)牵头兴办、依托特色产业联合发展等多种形式,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目前,全县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已达77个,专业经纪人2200多人,“跑全国、卖全国”。

  不仅肥西县,在此次考察中大家发现,江西、安徽两省的大多数地方都将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根据各地实际积极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战略,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专业合作组织、一片基地”的模式,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模式、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护价收购,完善了农业产业利益联接机制,培育了一批农产品品牌,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代表感受:

  “产业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支撑,这次考察后我更坚定了这个观点,也增强了我们继续走以特色产业带动城乡发展的信心。温江是全国花木之乡,我们将努力招商引资,把全国知名的花木企业都引进来,同时在传统苗木的基础上发展盆花、鲜切花等,进一步调整花木产业结构。”

  ——温江区副区长毛明远

  本报记者陈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