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创新需要人才支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07:04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本报评论员

  100多家科研、施工单位,上千名中外专家,20多支建设队伍,6000多名操着各地方言的建设者……杭州湾跨海大桥之所以能从当初的“四无”(无桥型方案、无造桥设备、无有经验的施工队伍、无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到动工两年多来,取得“一超四无”的成果(工程量超期完成,质量无事故、安全无事故、廉政无案件、资金无拖欠),上报科技

创新成果250多项,很大程度上源于大桥建设通过观念和制度创新,实施“人才总动员”,组建起了一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才梯队,为大桥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创新是主观对客观规律的发现和实践,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人的活动。作为一种创新资源,人才到哪里,别的资源就到哪里,创新也会跟着到哪里。杭州湾跨海大桥自主创新之所以能够“无中生有”,就是因为营造出了良好的创新环境,搭建起了开放的创新平台,让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成事,对人才产生了巨大的“虹吸效应”,引得各种人才纷纷来聚。

  首先是拥有一支善谋大局,富有长远眼光、创新思维和扎实作风的领导干部队伍。没有一批思想解放、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创新型领导,大桥建设就可能还是“纸上谈兵”。其次是拥有一支以创新为荣,敢于探索、勤于创造的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遇的技术和管理难题,正是有了广大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才得以一一破解,并因此创造了许多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再次是拥有一大批忠于执行、勇于竞争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自主创新实践充分说明,正确的决策,完美的设计,卓越的科研,严格的管理,只有与实际操作者肯创新、愿负责的意识和行动相结合,才能确保“落地”而不走形。

  人才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自主创新实践,生动地诠释了这一至理,也告诉我们:破除宁波自主创新的人才“瓶颈”,在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上,兼顾教育、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和市场等各个方面,切实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着眼于建立人才引进的长效服务机制,推动人才激励从重选拔向优化环境转变,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让人才始终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中创业发展,人才的创新活力就会充分迸发,创新成果就会源源不断,我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就会尽早实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