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品味淡淡的悲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09:10 上海青年报

  ■文/沈建中

  从前的漫画,真好。此情绪早已有之,可近来越发严重了。

  友人对魏绍昌“民国漫画能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相提并论”的观点,认为太过“夸张、拔高”,是偏爱、怀旧情绪的表现。我则以为,毕竟他亲历那个“漫画时代

”,身临其境,有感而发。国难之际,具有祛邪扶正疗效的漫画更宜盛行,大批艺术骄子投身于漫画创作,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可时空毕竟不能逆转,诸多漠视、遮蔽和损坏,导致难以了解彼时状况。幸好还能借助史料、当事者口述,去发现,去体会。

  我很关注现代文化史上的论争事件,包括文士学人之恩怨个案,藉此侧面了解其生存环境、心路历程。老漫画家无论在上世纪初的兴起时期、二三十年代繁荣时期、以笔作枪抗倭和国统区进步活动时期,还是政治动荡的曲折及新时期;不同流派、风格及团体、刊物;或奔赴延安、或流转重庆;或坚守漫画阵地,或改行为官。相对来说,鲜有交恶。当面临灾难邪恶袭来,从不缺席地勇猛投入,具有神奇的凝聚力,几乎没听说过甚么重大的纠葛、纷争和倾轧事例。倘若以此现象为切入点进行透析,一些相关个案能否迎刃而解?

  1990年代,我访问过多位漫坛耆宿,大都居家独处静境,或许是见得多了、透了,便淡了,对世事有些疏离。可打探老友近况却最富热情,不啻大旱之望云霓。谈起从前于诗文书画、茶酒性情、患难忧悒的往还,个个满脸神气,仿佛时光倒流。听过万籁鸣笑言张光宇,廖冰兄笑说鲁少飞,叶浅予笑道胡考,特伟笑话丁聪战时黑夜行军从山上滚下来;他躺在病床上忧叹说,给冰兄家打电话好几次都无人接听。而对那些缺钙肾亏的虚伪墨客和狡黠仕者,深恶痛绝。究其如此,我以为,那爱憎分明的人格里有一股善的内力,笔下也就交织着恨与爱,一面横眉冷对,怒发冲冠;一面是从善如流、心慈面软。

  我发觉,他们大都因了艺术诱惑与倾向自由,具备天赋与刻苦,可离世俗标准缺失太多,不平则鸣而惹得麻烦也多,生活路途倍加坎坷;但幽默与倔强、机智与坚韧、浪漫与朴实、稚拙与犀利、含蓄与狂热、冷静与冲动、乐观与忧闷、诙谐与严肃,有机地组合为反差性情,蕴涵相当包容性,能超越同事间的芥蒂、隔阂;当社会环境与个人谋生使他们与下层百姓的平等接近,便产生思想关怀,投身现实批判,既洞察又感悟的天然免疫力,有助于辨别抵御人性弱点的侵蚀。

  在我,能耳闻目睹历史上的漫画,还有漫画里的历史,便想起一种说法,与其赞颂炫目的悲壮,毋宁品味淡淡的悲怆,抑或悲凉。尤其是我拜谒的几位长者在我心中是悲壮的英雄形象,如同阅读一部沧海桑田般的启示录。

  与旧刊相遇,沈逸千、江栋良、张谔诸家的漫画,让我顿生秋水伊人之感。才华横溢的汪子美,在他愤懑辛辣的画里,使惯有的诙谐、温情,构成诡谲奇妙的线条和变异形态,带有浓郁感伤的格调。鲁迅评价比利时麦绥莱尔的作品往往浪漫,奇诡,出于人情,因以收得惊异和滑稽的效果。

  我想,当一位艺术家能够无愧于自我人格,坦荡直言,他就有足够的资本和充足的理由用如此方式消解苦难。而人在旅途的凄凉灼痛、黯然神伤,是否漫画家的宿命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