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哈尔滨就是我的妈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14:00 生活报

  本报记者 李洁蕊

  

“哈尔滨就是我的妈妈”

  扎义格

  

“哈尔滨就是我的妈妈”

  老哈尔滨照片

  

“哈尔滨就是我的妈妈”

  老式皮箱

  

“哈尔滨就是我的妈妈”

  老哈尔滨生活用品

  一位满头银发,满脸沧桑的俄罗斯老人———扎义格,早在40多年前就举家移民澳大利亚。但是,退休后的扎义格每年都要回哈尔滨住上十来个月。带着诸多疑问,记者走进了扎义格的家。当记者问扎义格为什么来哈尔滨时,扎义格丝毫没有犹豫地反问记者:“你爱你的妈妈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扎义格非常激动地大声说———

  编者按

  哈尔滨在历史上是一个移民城市,20世纪初,曾有很多俄罗斯侨民汇集这里,今天的哈尔滨还依然保留着许多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建筑、风俗,也还有不少俄罗斯侨民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中生活着不愿离去。今年是俄罗斯年,我们特别推出“俄罗斯人在哈尔滨”系列专栏,展现一些俄罗斯侨民与哈尔滨的深厚渊源,与读者共同品味中俄友谊这杯久酿而醇厚的美酒。

  本专栏欢迎读者提供在哈俄罗斯人的相关线索。

  魂牵梦萦哈尔滨

  早在19世纪90年代,扎义格的太姥爷、姥爷、爷爷、奶奶等就来到了哈尔滨,从那时起他们的家族就已经和哈尔滨这个城市密不可分。

  扎义格的爷爷最初来到哈尔滨以赶车拉脚为生,积攒了家业,买下了买卖街的大片土地,盖起了房子。20世纪初,扎义格的祖辈在哈尔滨创建了早于秋林红肠十多年的扎义格红肠厂,又在尚志大街上经营了一家五金商店。他的祖辈就这样在哈尔滨扎下根来。1939年,扎义格出生了,他从小跟随爸爸学习修车技术和养蜂技能,不到20岁又拿到了哈尔滨市文化局发给他的“电影放映员技术合格证”。直到今天,扎义格还把这本红皮的小证书放在随身的衣兜中,时常拿出来回忆往事。

  1961年,扎义格举家移民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扎义格学习了电器制图,以此为生,并娶妻生子。1985年,思乡心切的扎义格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哈尔滨,一个人重新在哈尔滨安了家。退休后的扎义格更是放弃了澳大利亚的优越生活,常年定居在哈尔滨。扎义格的妹妹说,每年扎义格只在澳大利亚陪妻儿待上个把月。即使这样也常常在梦中回到哈尔滨,扎义格的妻子了解他的这份乡情,从来也不阻挡他回哈尔滨。

  让世界更了解哈尔滨

  在哈尔滨,他有接待不完的朋友,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哈尔滨人和他们的朋友,每次到访,扎义格都要陪他们逛街购物。老哈尔滨人回来了,他就带着他们去道外的小酒馆喝二两(当年有一种白酒叫二两,他们现在就称呼白酒为二两)。哈尔滨的老建筑,总有他们忆不完的往事。有一次,扎义格带着两位从澳大利亚回来旅游的老哈尔滨人到哈一百买东西,在已经翻修之后的哈一百门前,两位老人竟然不自觉地抱头痛哭,进商场买了十几斤芝麻糖,这是他们小时候常吃的糖果。扎义格说:“他们和我一样太爱哈尔滨了,这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每一处建筑都有我们的回忆。”

  他一有机会就在国外宣传哈尔滨,他想让更多的人来哈尔滨旅游。他说,来旅游的人每人在哈尔滨消费10美元,哈尔滨的经济收入就会增加10美元,来的人越多哈尔滨挣的钱就越多,他就能给哈尔滨的经济发展出一份力,同时,也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哈尔滨。

  最大的愿望是建一座博物馆

  扎义格在哈尔滨有忙不完的事,采访他那天扎义格正在收拾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准备回澳大利亚搜集老哈尔滨的资料。他说他想建一座家庭式博物馆,让世界了解哈尔滨这个了不起的城市,让世界知道他们这些俄罗斯人在哈尔滨的历史,让这个博物馆成为中俄文化的交流地。

  扎义格的家其实就已经是一个小型博物馆了,无论是卧室还是书房,满满地陈列着老哈尔滨的照片、书籍和老哈尔滨人的生活用品。这些东西都是他多年来搜集的,他通过卫星电视和无线电广播,在各国寻找当年哈尔滨的老照片和生活用品。虽然他几乎没回过俄罗斯,但是俄罗斯有很多人认识他这张脸。一些不知道他地址的人都经常给他寄信或者物品。他给记者拿了一个信封,上面用英俄两种语言写道:邮中国哈尔滨俄罗斯房子扎义格收。就是这样一封没有具体门牌号的信件竟然被邮递员送到了扎义格手中。扎义格说,他的信件太多了,邮递员都认识他了。

  在扎义格陈列的物品中有一个老式大茶壶格外惹眼,他说这是他小时候一个朋友的中国爷爷送给他朋友的,他的那个朋友后来移民西班牙,也带走了茶壶。很多年后听说扎义格在收藏老哈尔滨的物品,就从西班牙寄回来了。扎义格兴奋地说:“这个茶壶漂洋过海几十年,终于又回到哈尔滨了。”扎义格收藏的每件物品背后几乎都有一个故事,有很多也像茶壶一样曾经漂洋过海。

  有那么多美丽的地方,哈尔滨是称得上第一的。比建筑、比风景很多地方比哈尔滨好,但是没有哪个建筑比得上哈尔滨建筑的丰富底蕴,更没有哪个城市的人比得上哈尔滨人的热情好客、包容和坦诚。

  让世界知道了不起的中医

  扎义格常说他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他妹妹告诉我们扎义格12岁那年不小心摔伤了腿,导致骨结核,住院期间有位中国人给他输了血,他一直不忘这段恩情。

  在澳大利亚期间,扎义格腿部犯病,坐骨神经痛得他不能走路,他住院5天,大夫、院长、教授几经会诊后告诉他:“对不起,我们治不好你的腿。”无奈之下,扎义格回到哈尔滨,找到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的主任医师于教授,于教授检查了扎义格的病情后,为他进行了针灸治疗,两个疗程后,扎义格竟然活动自如。扎义格被神奇的中医征服了,澳大利亚无线电台打来国际长途采访扎义格,他把中医治好他腿病的整个过程丝毫不落的介绍给他们。扎义格说,他要让全世界知道中医有多么神奇。

  采访中,扎义格几次用并不熟练的中文配以手势告诉记者,中国人、俄罗斯人是一家人,他们来中国和中国人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他们把哈尔滨当做自己的家、自己的妈妈,建设她、保护她。扎义格说:“当年日本侵略者在哈尔滨抓人去731做实验,其中有些就是俄罗斯人,我们身边的小朋友经常突然就不见了,后来才知道都被日本人抓走了,就连我姥爷的弟弟也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刀下。我们和中国人是一家人,一起经历过那场灾难。”

  扎义格说得最流利的中文就是他爸爸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常说的那句话:“没有劲吃小米子,没法子吃小米查子。”扎义格说从哈尔滨的西餐、哈尔滨的服装到哈尔滨的城市建筑,每一样东西都有哈尔滨独特的城市文化,哈尔滨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列巴、酸菜、酸黄瓜、红肠……这些甚至在俄罗斯都已经看不到的东西,他们这些老哈尔滨人都会做。他会把这些东西都写进他的笔记里,珍藏在他未来的博物馆中。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