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中国大学现在需要排行榜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15:11 新华网 | ||
现在,大学的排行榜层出不穷,已经到了让人眼花瞭乱的地步。进入2006年,各种名目的大学排行榜又纷纷登场。先是“2006中国大学排行榜”,紧接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和中国校友会两家民间机构,差不多同时又公布了各自最新的大学排行榜。 而在此前,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于去年底发布的排行榜引发的“北大是 否真的已排名亚洲第一”的争论声未消,这一番国内民间机构推出的榜单又掀起新一轮的舆论潮。据新华网的统计,1987-2000年间,中国共有13个单位发布了30多个大学排行榜;2000年后的排行榜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但粗略估计也在20个上下。排行榜版本之多、发表速度之快和影响之大,都远远超出此前的一二十年。这些排行榜让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到底应该以哪个榜单为准,因为有些学校在不同排行榜中的排名相差甚远。 有专家认为,大学排行越来越热的趋势,与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有关。2004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首位。高等教育成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关注的焦点,各方都需要了解各所大学的优劣。大学排行榜因其简明、直观的特点博得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每次“大学排行榜”的推出,都会引起足够多的注意力,同时也带来众多争议。争议的焦点多集中在发布机构的权威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评价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等方面。 许多人对这些排行榜的可信性表示质疑。有人认为,现在很多排行榜都热炒综合性的排名,除了吸引眼球外,并没有什么更大的价值。从效果上看,大学排行榜似乎没有成为考生手中必需的“报考指南”、企业招聘良才的参考、大学检视自身竞争力的标杆和政府评估高教投资绩效的指标。 中国著名的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作为北大校长,我个人对排行榜并不太介意”。他坦言,大学排行榜由来已久,让人爱又让人恨,过分关注不行,不关注也难。 教育部也在其网站上称,“对各类排行榜评选的指导思想和操作过程不了解,因此对其客观性不作评价”。教育部有关人士曾表明态度:第一,不搞任何排行榜;第二,不赞成任何对大学进行排名的活动;第三,尤其不赞成不实事求是的、没有科学基础的大学排行榜。2004年8月,教育部成立了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的评估工作,但并不进行学校的排名。 那么,大学排行缘何取信难?处于人们关注和争论焦点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今后该何去何从呢?
中国大学现在不应搞排行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2010年之前中国都不具备大学排名的内外条件。我认为,大学的排名必须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稳定的制度为前提,必须有公认的公正排名机构。而目前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远没有成熟,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之间的关系远没有定型或趋于正常,大学仍有行政级别,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远没有形成,显然不具备大学排名的基础。 从合法性上看,目前的大学排行有侵权之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涉及具体社会主体的排行必须慎重,不经授权不可以公开。你有排行权,但你一旦将排行公开,就可能侵权,可谓研究评价无禁区、排行公开有纪律。学校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有名誉权、人格权,如果未经许可就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就有可能造成歧视。 北京学者王晓渔:现在大学排行榜是作为一种“教育产业”而存在。大学排行榜一直备受非议,早在2004年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就曾表示排行榜中许多数据比较陈旧,容易对公众产生误导。 仅就2006年而言,如果同一所学校在两种大学排行榜上相差10位左右还可以理解,可是不少学校的两种排名相差甚远。在中国管理科学院版没有进入前100名的大学,在中国校友会版分列第66、67、74名;在前一种版本名列第38名的大学,在后一种版本名列63名——这种20位以上的差别恐怕不能用“误差”来解释,它说明了排行榜标准的随机性。中国校友会网的大学排行榜,有一项指标是“综合声誉”,其中南方医科大学的得分是0。这所高校的知名度确实不为公众所知,但是如果人们知道它的前身是解放军第一医科大学,就会知道这个榜单打分的僵化程度。 除了这些可以放在台面上讨论的问题,还有种种暗箱操作嫌疑,前几年曾有“知情者”向媒体透露,花50万元即可进入某些排行榜的前100名。 即使大学排行榜没有明码标价,它依然是一种隐形的“教育产业”。大学排行榜的兴起与大学扩招几乎同步,过去招聘单位强调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的区别,现在更为看重高校品牌的差异,于是公众对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消费需求。 按照常理,大学排行榜的发布往往要有一定的时差,其间需要大量时间用来收集和分析数据,前些年的年度排行榜通常要在两年后才发布。但是如今年初就发布所谓“2006年大学排行榜”,不免有一种误导作用,或许主办方可以把2006年解释为发布时间,可是公众却可能误会为这是对2006年大学的评价。 这种命名延长了排行榜的有效期限,从而让与中国管理科学院版大学排行榜同时出炉的《挑大学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等相关产品得以增加销售周期。 近年来学界对学术计量化的批评日益激烈,并且将主要矛头指向教育主管部门。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忽略了大学排行榜在其中所起的副作用。 北京市市民朱溪:大学排名本来就是一件很无聊的事,尤其对于中国的大学。当今中国大学的落后是因为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期,大学教育的真正意义被遗忘,林林总总的高等学校沦为一个个职业培训所。许多人上大学不是因为其有接受大学教育的需要,而是想拿一本大学毕业证来充当一块通往就业职场的敲门砖。 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策略,忽略了这个因素弄个煞有介事的排名,意义何在?被扭曲了的大学培养理念同时扭曲了许多与大学相关的价值判断,而所谓大学排行榜则助长了高等院校与高考考生的攀比心理。 有些大学,为了在所谓大学排行榜中居于高位,不惜重金投往门面工程,忽略大学人文的培养建设。有些考生,为了能上一个在大学排行榜中居于高位的大学,或者有些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上一个在大学排行榜中居于高位的大学,宁愿牺牲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或者有些考生如愿考上了大学,也如愿考上了所谓中国大学排行榜相应名次的学校,结果学的专业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大学四年,就在悔恨与迷茫中悄然挥霍,如此这般地上了大学,又有何意义? 所谓中国大学排行榜,名为为考生指引报考方向,其实是在误导考生。制定这些排行榜的原意,就已经在误导考生。上大学是为了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不是为找工作而上大学,更不是依所谓的大学排行榜而上大学。中国的考生们,应该把所谓中国大学排名专家扔到一边去,别让所谓中国大学排行榜的一纸废话毁了你宝贵的一生。 现在有排名比没有排名好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陈幽泓:中国民间机构的评估尽管存在种种缺陷,却为大学教育的消费者提供了信息和具体的指导,打破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独自掌握和发布信息的局面,是制度的创新和突破。任何一个量化的指标体系都是不完善的,因此应该有多种评估体系相互补充。 在公民社会成熟的美国,大学排名是非常多元化的,无论是权威机构还是非权威机构都在做,作为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公民自有判断。我认为,排行榜应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政府组织的对高校的评估应该定位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同时政府要对研究机构或中介机构做的高校评估活动进行评估和监督。 香港《明报》原副总编阮纪宏:据我了解,在发达国家,不同的大学排名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分别适用于政府管理、企业招聘和学生择校的榜单五花八门。因此,各自采用的指标体系也有所不同,指标中包括高校接受捐款的数额、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和教授获得的研究经费等。我认为,关键是要公开排行榜的计算方法,排名时用了哪些指标,各占多少权重等都必须透明。 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陈厚丰:大学排名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排名比没有排名好,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政府评价、社会评价和大学的自我评价,都是对大学办学的监督,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其中大学排名属于社会评价,由代表社会公众的中介机构实施,因此要有公认的标准,不能想当然地确定指标和权重。 现在的大学排行榜之所以难以取信于人,首先是因为没有对大学分类就对大学进行综合排行。这就像不分男女,选手们只按体重分级参加拳击比赛一样,十分可笑。二是排名指标体系设计不合理。有的排行榜以规模排座次,有的排行榜按博士、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数量论英雄,而这些我们所看重的规模和各类“点”的个数根本不是判断大学优劣的标志性指标,有舍本求末之嫌。此外,排名数据收集不全、不准,也会使排名结果出现严重偏差。 对于不合理、不科学甚至是违规操作的大学排名,政府不能简单叫停,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通过法律、政策、舆论等加以规范和纠正。 前不久,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排行榜引发的“北大是否真的已排名亚洲第一”的争论声未消,此次国内民间机构推出的榜单又掀起新一轮的舆论潮。有专家对排名机构发出质疑:“你有排名权,但不一定有排名的公开发布权!”;还有的学者惊呼,当今大学排行榜已俨然成为一种“教育产业”! 国内评出的每个大学排行榜虽然都难逃被诟病、被质疑甚至受抨击的“厄运”,但却依旧越来越红火。为什么大学排名会引起如此之大的争议?中国的大学排名究竟该不该做?又该怎样做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