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江泽民忆大学教授意味深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15:13 南方网
  金羊网 梁江涛

  上海交通大学4月7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说,4月6日,在母校即将迎来建校110周年盛大庆典之际,交大1947届校友、敬爱的学长江泽民再次回到母校,看望母校师生,视察闵行校区,并为母校题词“思源致远”,寄语母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杰出的人才。(4月10日中新网)

  笔者为江泽民在交大与师生座谈时的一番感言而深有感触。谈到他当时在上海交大

读书的任课教授, 江泽民表示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60年前给自己上课的老师钟兆琳教授,翁(翁史烈)校长、王(王宗光)书记、何(何友声)书记都记得。他说:“我到上海来,他住在华东医院,我去看他。还有朱物华教授,教我们Television,顾毓琇教我运算微积分,曹凤山教我power 、ransmission,严晙教我们电机设计,沈尚贤教照明学,他在西门子待过……”他又说:“我讲的这些人很多都不在人间了,还有一些健在,比如蒋大中,我听说他最近身体不太好,我在交大的时候,他也就是清华刚刚毕业一两年,教我们实验,一到实验室就会见到他。60年了,这些教授至今在我脑子里面都是了如指掌,都清楚得很。当年的那些教授们,都是一个学科的带头人,都是领衔人物。今天有许多同学在这里,如果现在教你们的老师,在若干年后,你们还能回忆得起他,我认为他就是个名教授,他应该感到很自豪。否则就是遗憾,他就徒有虚名。我说这一点绝不是要挖苦现在的教授,我只是摆出这些现象。”

  是啊,教学是教授的天职。一个连课都不上的教授,怎么让走上工作岗位、乃至若干年成了老人的学生还能清晰的记住自己呢?曾几何时,“教授不教,讲师不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种“通病”。不仅教授出现在讲台上的次数少,有些教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态度令高校头疼,个别教授热衷于发论文、找项目、争经费,当“科研老板”。有媒体报道,上海某高校的一名经济学教授,在校外被称为名教授,在经济学领域也颇有发言权,但在校内他每年授课的内容几乎不变,以至于选他课的学生根本不用听课,只要找师兄师姐们抄抄往年上课的笔记就足以应对考试了。还有的教授即使来上课,也是“讲笑话、说段子、骂贪官”,正是一些教授对教学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许多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不得不下狠招:教授不上课就“下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授不上讲台”的不良状况。

  有人说“名师上讲台”的问题,是“世界性难题”。真不知道中国有多少现实问题到了某些专家嘴里就变成“世界性难题”?46年、47年江泽民在上海交大读书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多的教授、大学领导 能够走上讲台,并在大半个世纪后让他们的学生还记忆犹新?而且,名师之所以“名”,不仅仅满足于为学生上课,还要与学生开展交流。剑桥大学校长理查德教授在《著名大学是如何产生和保持的》为题的报告中,特别讲到了剑桥大学成功的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就是每天上午课间的coffeebreak(咖啡时间)、下午课间的teabreak(饮茶时间),各有一小时左右。在这段时间里,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有了很好的沟通交流,很多珍贵的思想火花就诞生于此。这我于中国不少大学老师上完课就夹着皮包走人的作风无疑是一个鞭策。大学之大,在于大师。无学识渊博、学养精湛的大师不能称为真正大学,而有大师不能展大师之能亦不会办为真正大学。

  江泽民不忘当年师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其中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他忆教授,谈师德,意味深长,教益非浅。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徒弟。”老师的谆谆教诲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塑造作用。不忘师诲,是我们尊敬老师,纪念老师,告慰老师的最好方式。同时,我们也要象江泽民那样,将老师的教诲代代相传,成为一笔有益于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官员还能记住当年学校里老师的告诫与教导,有的人对新的理论现学现卖,卖完了事,有的人连最新出台的党纪党规都当成过耳之风,甚至有的人对法律制度不屑一顾,哪里还记得当年大学校园里教授的那些“愚腐之言”?由此可见,学高为师,行高为范,尊师重教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领域的事,而且对党风政风乃至全社会道德风范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啊! (编辑:付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