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有理就不用“不好意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16:15 浙江在线

  湖南芷江县泥水匠张应乐老人居然讨回了32年前人民公社时期的“旧债”——600元现金。此事多少令人有点意外,而面对32年前的愿望了却,张应乐老人表现出“有些不好意思”,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见中新社2006年4月8日电)要回了原人民公社欠自己的债,张应乐老人为何反觉到“不好意思”?

  张老人于1974年是应叶溪人民公社之邀帮助公社新建房子时,辛苦做了一个月的工

,房屋建好了,由于公社当时财源紧张,只给他一张300个工分的白纸条。张老人连续几年催债都无功而返。又过了几年,人民公社被撤消,由乡政府取代,张老人感到催债无望,只好放弃。今年,在“新农村建设”的感召下,张老人翻出了这张32年前的“白条子”来到乡政府打算与乡官员“理论”一番,却感到有点“不好意思”。这就是张老人“不好意思”的由来。

  笔者猜想,张老人的“不好意思”可能有多处想法。既可能有“时过境迁,人民公社已由乡政府替代,新官难理旧债”的“猜想”;也可能有时下某些地方基层官员表现出“小理事、不愿理麻烦事”的习气所“联想”;还可能因自己是一介农夫,难以与官员对话的“浮想”。平心而言,像张老人这样的“不好意思”并非是个例,而是带有普遍性。假若在乡村走一走,上门到农家问一问,这类“不好意思”可能会迎面而至比比皆闻。

  有理农民在官员面前的“不好意思”,应该拷问的不是农民,而是基层官员。事情很明显,张老人持着的是一张实实在在的人民公社欠债白条。欠债需还债,这是天公地道,即使欠债的是乡政府之前身人民公社所为,但无法改变债务承担责任,同样需如数偿还。同一道理,农民讨债也是理直之举,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在这些再简单不过的道理面前,由于种种原因,被淡化了,甚至被曲解了,其中表现之一是:新官不理旧事。不少地方一些官员就以此作为搪塞的理由。张老人所在的地方,自从上世纪80年代人民公社改乡镇以来已有20多年,恐怕班子也换了许多届了。面对32年的旧债怎么处理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这个原则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诚实守信。承认这张欠条,承认这笔欠债,并坚决偿还债务,既是依法从政的要求,也是遵守诚信的道德体现。有语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同样,一个官员、一个基层政权,在借债这个问题上假若缺乏了诚信,民众同样会对其“不知其可”,也就是没有信任。可以说,有理农民在基层官员面前表现了“不好意思”,是对时下某些基层官员诚信缺失的一个“斯文批评”。批评尽管很斯文,却发人深醒。

  时下,欠债已成为乡镇基层政权普遍问题,面对“无可奈何”加“不好意思”的农民,我们的基层官员确实到了该好好反思时候了,再也不能让“新官不理旧债”继续横行。张老人32年前人民公社时期被欠的债终于在今天一朝偿还,不失成为基层官员一个有益的借鉴。


作者: 亦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