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管理转型:因应发展新阶段要求的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09:32 南方日报

  经济社会正是在不断的管理创新与适时的管理转型中进步的

  管理转型:因应发展新阶段要求的选择

  岭南大讲坛

  郑英隆

  管理: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凡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管理。管理依存于一定的组织,它是为达到一定的组织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对相关联的人和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一个企业,没有管理就无法开展经营业务,也就无法产生效率,实现效益目标。有研究表明,企业中劳动者、科技人员、管理者三者对效益所作贡献的比例大致是1.5:2.5:6。后者的贡献远大于前两者,由此,管理者及其管理活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就一个社会而言,如果没有价值目标,没有依组织目标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就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社会也就无法有序运转。社会进步的过程,同时是一个社会活动范围扩大、社会分工精细化、社会联系网络化、社会协作能力增强的过程,与之相适应的是管理实践多样、管理内容丰富、管理文化提高及系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管理的地位与作用日显重要。

  管理离不开人,管理者是人,管理的对象中包含人。人是活的,管理也是活的,是动态的,管理总是因应组织内在、外在环境的变化而适时更新。经济社会正是在不断的管理创新与适时的管理转型中进步的。

  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环境与管理转型

  中国是注定要发展的,而中国的发展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与新发展要求的提出,正向管理提出变革与转型的新课题。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水平,经济社会产生了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新要求。以中国加入WTO和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标志,我国开始进入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转型问题。

  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而管理的全球化发展不足问题。加入WTO是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封闭守成的管理模式不但没有出路,反而会障碍发展,参与全球化竞争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国民管理体系。加入WTO,使中国的各类经济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拓展空间,促使中国企业在新规则下逐步深入地参与全球化竞争。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也是管理的竞争。在全球科技、人才快速流动的条件下,管理的竞争具有更加突出和重要意义。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化竞争中越来越感受到国外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管理的优势与强势,国外企业的一些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正越来越强烈地渗入中国企业的管理框架中,促进着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转制,丰富着中国企业的管理内涵。中国管理竞争面临的挑战在于,国外一些企业注意到中国企业中一些富有成效的管理特色,如以人际关系制衡为特色的人本管理思想、孙子兵法的管理学引进等,并为其所用。而像海尔集团张瑞敏等一些属于中国的企业家荣登哈佛商学院讲堂,并纳入其管理案例,但毕竟太少。这说明中国管理的世界认同与管理全球化发展严重不足,是与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不相协调的。这种格局不改变,将极大地制约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与全球化地位的确立。

  产品的中国制造与管理的中国制造问题。中国有许多产品出口,中国产品的年出口量已达数千亿美元,不少中国人亦已看到我们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低端产品,也有相当多产品靠贴牌出口,并指出问题的实质在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也有人看到了管理不足的问题。我赞同这些看法,但必须同时指出的是,管理不足的根子在于缺乏管理的“中国制造”。管理的“中国制造”不同于一般的加强管理,它是在管理的全球化竞争中兼容中西方管理、管理学和其他科学的,突出中国人文优势的管理模式的塑造。中国企业能在世界产品制造体系中打出“中国制造”的牌子,却未能在世界管理体系中发出“中国制造”的独特的声音。管理的“中国制造”意味着自主管理体系的形成,它与自主经济、自主技术紧密相关,它需要基于中国经济效率、中国经济效益实践,兼容国外优秀的管理思想成果,有维护自主管理体系的制度环境。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经济竞争的时代激流中,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势必在全球多种管理文化交汇中识别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管理文化优势与特色,形成自立于世界管理之林的“中国制造”的管理个性与管理品格。

  国内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与管理转型

  国民公共产品需求快速扩大与公共产品管理相对滞后的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一个界标,它至少隐含着两个基本的涵义。一是它在肯定国民中一部分先富起来,其他人的经济生活也得到了改善的政策取向的同时,也表明,迈过这道坎需要牢牢把握好“系统协调”的尺度,利用综合平衡这根杠杆处理好贫富差距、区域差距、经济结构协调、经济与社会协调、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处于这样一道坎上的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随着个人物质财富的显著增长而越来越突出。比如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公共财政、公共信息产品等的需求。当下我国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增加对社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强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又是一种公共产品。先行的公共产品管理仍然带有很大程度的计划经济色彩,公共管理方式不改革,公共管理模式不转型,无法大幅度增加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也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更无法适应人们随着环境与自身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要求。

  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管理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已到了非增强不可的时候。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一些企业的“走出去”经营发展正面临着明知不合算或无利可图却还得做的困境。据报道,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目前我国企业生产出口的大量技术产品都不得不向海外企业支付巨额的专利费,而且支付专利费占售价的比例相当高,手机是20%左右,电脑大约为30%,数字车床高达40%。自主创新能力弱,没有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没有基本专利,就难以摆脱“跟着别人的技术走,被人主导利润分配”的近乎无利的艰难境遇。内源性企业同样遭遇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巨大压力。出卖产品换不来关键技术,出让市场空间同样换不来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不再是一个务虚的提法,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要靠体制、机制,更要通过管理转型,促进管理创新的途径来解决。

  自主创新表面意义上是自己作主是否创新以及如何创新,但其背后是自主能力、自主意识与自主行为,是整个社会的自主体制、机制支持与自主文化基础。自主创新能力不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能力,而是整个国家社会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稀缺资源,配置好这种稀缺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用,主要不是靠市场机制,不是自由放任,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办法,而是“放水养鱼”式的开放性管理,是为达到创新性国家的组织目标而对社会自主创新能力及其相关联的人、事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引导、协调和保护等一系列活动。以前我国没有这种管理系统,现在则需要通过管理转型与管理创新来创建这种管理系统,使少管理变为多管理,多管理不是多干预,也不是包办代替,而是以符合国家或组织价值目标为前提的能力激励与保障管理。

  有关管理转型的系统设计与思考

  转型的系统设计。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群体,管理的转型势必是一个包含经济的、科技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多方面转型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实施这样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对转型的系统设计,包括转型的最后目标、转型的主体确立、转型的路径选择等。

  转型的目标取向。明确的转型目标为实现有效的管理转型所不可或缺。一个基本的设想是,管理转型的目标服从于中国的发展价值取向与发展目标。在全球化下协调发展中国的内源经济与外源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实现大国到强国的转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基本价值取向与发展目标。当今中国管理转型的目标就是要促使与这样一个发展目标相配合的管理模式的真正确立。

  明确转型的主体。由于管理转型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因而转型的主体应是确定的又是全方位的。包括个体、企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政府各部门等。

  转型的层次分布。转型可分为以个体与企业为主的微观管理转型、以产业和行业协会、社团和地区管理部门为主的中观管理转型、以国家有关管理部门为主的宏观管理转型等三大层次。转型既要注重三大层次的不同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网络式联系与协调,也要注重管理理论家与管理实践者之间的管理语言沟通,消除他们之间的貌合神离状态。避免层级之间彼此分隔,互不搭界,使之形成合力。

  转型的阶段推进。管理的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过程。转型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三个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管理转型的初期,重心是对转型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综合比较,拟订转型方案,形成转型的社会共识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是转型的民意与转型价值取向,形成转型的社会共识。转型方案的实施阶段,重心是动态地跟踪转型的阶段实施效果与社会承受力,保证转型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需要关注的是社会各方对转型的影响与反应。最后是转型的实现检验、调整,保证转型目标达成的阶段。

  作者系《学术研究》杂志社主编、研究员、博士后

  图:

  塞车考验交通管理。资料图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