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家访”能否找到回归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10:07 沈阳晚报

  新华社长春4月12日电(记者马扬)家访一直被认为是我国教育的传统“法宝”之一。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如今,传统家访正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走访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交流已不再是教师热衷的教育方式。

  “我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了,老师从来没有家访过”

  一谈到家访,在长春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李静华感慨地说:“我很怀念自己上小学的时候。记得有段时间,我的父母总吵架,我没心思学习了,还总想逃课。班主任发现了这个苗头后,到我家里进行了家访,她和我的父母谈了我的状况,也给他们提了很多建议。父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后来一起向我道了歉,我的学习也重新步入了正轨。”

  如今李静华的孩子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可从上学至今,孩子的班主任从来没有做过家访,也没有主动跟她探讨过关于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任何问题。

  家访,这个曾经让几代中国人受益匪浅的传统教育方式,似乎离学生的家庭越来越远了。采访中,不少家长反映,不仅家访少见,现在,想约孩子的班主任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变得很困难。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为了见老师,他往往得提前不少天预约,但想见老师一面还是不容易。有时候,只好在电话里沟通沟通。他说:“这还是有主动意识的家长,如果遇见那些不大关心孩子成长的家庭,老师恐怕从孩子上学到毕业都和家长沟通不上几次。”

  教师对家访的 为难表情 种种

  老师通过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和学习环境,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家庭教育的补充。

  家访的好处不言而喻,但这么好的教育形式,现在的老师为何采用的越来越少呢?采访中,很多教师一谈到家访显得很为难:

  声音一:工作负担这么重,哪有时间和精力做家访?在长春市一所小学工作的王春玲老师说,近年来,老师的教学任务很重,工作量很大,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就让老师喘不过气来,再加上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及偶发事件的处理,让老师感到精疲力尽。况且现在学生居住分散,学区内的孩子越来越少,学区外的学生住哪儿的都有,家访起来非常不容易。

  声音二:孩子大人都没时间,约家访很难。采访中很多教师反映,现在孩子的学习负担很重,平时放学后都学课外班,家长陪着孩子学,回到家很晚了。周六周日去家访,家长更没有时间,早早就领孩子学课外班或特长班了。老师的时间和家长的时间总是合不上拍,这是影响老师家访的很重要的因素。

  声音三: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家长的敏感让老师对家访担忧。一些学生最怕的就是老师与家长见面,有的学生一听老师要家访,情绪反应就很强烈。此外,有的家长对老师也“敏感”,怕老师来访是有其他目的,这也影响了老师家访。对此,一些教师认为,家长对老师家访敏感也是正常的。现在有一些老师家访的观念和目的不正确,这严重影响了家访的纯洁性。

  接受采访的所有家长都认为,尽管老师工作辛苦,但还是很希望他们能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他们说,现在老师家访大都是被动的,比如在孩子“出问题”的时候。而平时,一些老师很少与家长沟通甚至从不联系,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思想情绪等表现家长都无从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