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警察精神精髓:职业化精神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10:18 南方新闻网 |
特区警察精神精髓:职业化精神 社会各界参与深圳论坛热论“关爱民警”等话题,表示市民要允许警察有柔弱平凡一面 第15期 ●本期联合主办:深圳市公安局深圳警察基金会 ●协办单位:深圳市民政局 ●主题:追思警魂——探索“特区警察精神”、“关爱民警”研讨会 昨天上午在市民政局大楼,由本报与市公安局、深圳警察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15期深圳论坛开坛,本期论坛主题:追思警魂——探索“特区警察精神”、“关爱民警”研讨会。 此次论坛得以顺利举办,源于市公安局宣传处、深圳警察基金会与本报深圳记者站联合推出的“追思警魂”大型系列报道。该报道产生强烈社会反响,全国驻深记者协会主席李通波评价说,该报道用普通人的视角,全景而立体地重现了战斗在深圳公安一线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 “我认为特区警察精神精髓就是职业化精神”,“深圳警力严重不足,警察在超负荷工作,最起码要解决他们的保障问题”,“要科学地理解警察职业,警察不是万能的,不能包揽百病”……昨天的论坛是“追思警魂”系列活动的高潮,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争相发言,而警方则通过此次警民对话吸言纳谏,思量建构新时期警民关系。 昨日上午10时,第15期深圳论坛一开坛便热闹起来,发言者发言时,不时听众打断插话,现场气氛被烘托得非常热烈。 警队要打造职业化精神 新时期特区警察精神是什么?深圳法学学者、博士后范德繁将之总结为平民意识、忠诚意识、法制意识、科学意识、包容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等八大意识集一体的职业化精神。对此,福田区总商会王春生要求不高,他说深圳警察应该多些微笑,微笑太重要了,不需要什么经费的投入,却是一种警察精神的体现。 关于特区警察精神是什么的问题,很快有了共识,即警队职业化精神。本报深圳记者站站长苟骅表示,警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选择这一职业,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需要超出常人的付出,无论怎样,归根结底是职业精神支撑,打造职业化精神不仅要靠理想和信念,还要通过待遇和制度的保障。 要允许警察平凡一面 如何建立起职业化的保障机制,深圳市人大代表、法学专家于秀峰表示,必须打破警力不足的瓶颈,更加关注警察的待遇问题、保障问题,要让民警没有任何负担、没有任何保留地为特区奉献、献身。 除了保障机制外,与会代表还认为关爱民警需要改正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比如警察万能、有案必破等。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左德起表示,深圳的破案率已经接近国际的先进水平,但盲目宣传“有案必破”,这不是对民警的关爱,而是把民警推向重压之下,因为“有案必破”并不科学也不实际。 “社会应该允许警察有柔弱、平凡的真实一面。”阳光驿站心理咨询公司副总经理丁慧表示,警察是个特殊的职业,脱下警服警察也是儿子、丈夫、父亲。 理解能使警察状态良好 如何沟通警民关系也是论坛的热点。市民陈力军表示,特区警察做了那么多的工作,牺牲了那么多的个人的利益,奉献了生命、时间,作为老百姓知道得不够。媒体有责任进行正面的引导,消除老百姓对警察队伍的误解。此外,警察需要一个维权组织,来维护工作中的权利,这样才能使警察放手工作,才能让警察进入良好状态。市民于慧还建议,成立警察“心理辅道、心理顾问、心理托管”的机构。 在本期论坛上,警方代表除了发言,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便是正视民间声音吸言纳谏。中国警察协会公关部副主任孙春华表示,警方必须思考如何建构新时期的警民关系,如何进一步规范警察的执法标准,严格执法,加强内部管理。深圳市公安局宣传处处长萧明表示,通过此次论坛,让警方更加关注要更好服务社会。为此,警方将进一步展开大讨论,让牺牲精神、创新精神等等体现在每一个警察身上,进一步加大警察自身的职业意识。此外,将进一步探索警察跟市民更进一步沟通的机制。 1精彩论点 特区警察要树职业化精神 市人大代表于秀峰:特区的警察精神有独到的地方,有特殊化的一面。特区成立的时间非常短,但是用惊人的速度进入了可以和国际先进城市媲美的行列,同时也出现了深圳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流动人口过多。 作为深圳特区的警察,除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外,必须要有符合特区实际需要的警察精神,就是团结、向上、友爱的精神,要有对民众的关爱精神。虽然特区的经济很发达,但是特区警察精神不是金钱方面的境界,而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奉献精神,这是特区警察需要树立的职业化精神。 深圳法学学者、博士后范德繁:特区警察到底有什么样的精神,探讨这个问题,目的是要增强这种职业的凝聚力,这种职业的归属感和原动力。我归纳了一共有八点,核心就是职业化精神。 特区警察具备的第一个意识应该是现代意识和现代精神,现代意识首先是平民化的意识,具体应该包括以人为本的精神,要有公仆意识;第二个是忠诚意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这也是一种政治的本色;第三是法制意识,把法律当成信仰;第四是民主意识,对所有的人的权利都要进行保护;第五是科学意识,必须把科学的力量放到每个工作环节;第六是包容意识,要平等地保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第七是开放意识,在执行公务的时候必须是开放的;第八是创新意识,在制度、管理,服务方式上都要创新。 2精彩论点 关爱警察从待遇保障做起 罗湖区商会会长毛履均:关爱民警就要谈到民警的待遇问题。我也认识一些香港警方的警务人员,也经常参加香港警方的一些活动,他们非常自爱、自律,很大程度是建立在他们的待遇基础上,我们不能脱离待遇来空谈觉悟。警察觉得他值得为这个职业来不断地学习,积累知识,碰到危险会奋不顾身,源于社会对这个岗位的尊重,而待遇是很重要的,让警察没有后顾之忧,为这个城市献身了,他的妻儿、家属不会在经济生活上碰到什么困难。 市人大代表于秀峰:现在警力不足,又让他们去超负荷地工作,让他们用生命保卫我们的城市,却在待遇上解决不了,而我们又不能从他们的切身利益为他们着想、我觉得各界应当认真地反思。深圳建市以来,已经牺牲了42位干警,有1700多人受伤,他们的保障问题却没有解决,我想通过这次的研讨活动,大家也应该唤起自己的觉醒,让我们认真地进行探讨和研究,民警没有任何负担和没有任何保留地为特区献身,最起码的就是要解决他们的保障问题。 3精彩论点 理解警察他们不是万能的 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左德起:现在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们,首先关爱警察要做到科学的沟通。沟通不足就产生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不是不信任警察的个体。长期地宣传有案必破,造成的印象就是,只要报案警察就应该查个水落石出。这种印象是非常恶劣的,造成了对公安和执法部门不满的情绪。 警察不是万能的,市民一定有这个意识。有案必破太过主观了,这让警察很尴尬。这种沟通是必须要做的,如果特区关心警察,就是要建立一个深圳市公安局社会公共关系处,来树立特区警察新的警察形象。 市民丁慧:我希望把警察还原给社会,在社会生活中,他们穿上警服是特殊职业中的一员,脱下警服是儿子、丈夫、父亲。在社会生活中,市民应该允许警察有柔弱、平凡的真实一面。 可能社会认定警察应该是非常刚强的,但是我们忽略了他们人性的一面,他们也需要心理的自由度和宽度。我们的媒体对警察的宣传很多时候是宣传他们忍辱负重,他们顶着压力,他们在工作之余非常辛苦,或者他们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媒体在宣传上面,我提一个建议,就是要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增加民众对警察真实感的了解,让大家了解到警察除了刚毅的一面也有柔弱的一面,也有真实的一面。 A34-35版 采写:本报记者丰雷实习生苏随萌刘伟 图: 在嘉宾发言间隙,参与论坛的市民正在翻读由本报及市公安局联合推出的“追思警魂”系列报道。 本报记者韩一鸣摄 (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