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蓝领”基地受企业追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14:05 青年时讯

  高素质与高技能成为企业青睐的“双高”人才

  孩子考上大学,家长说话声音都高,上了职校却不敢吱声,觉得脸上无光。许多家长都曾有过的这种想法,形象地阐述了观念对人的影响。客观地说,从事技能操作的职业领域还没有得到许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同,即便很多企业频频用高薪向高级技能人才伸出了橄榄枝。因此,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

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近年来,很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都遇到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眼高手低、徒有虚名等问题,为寻求高级技工,不少企业不惜以重金聘请人才。与此同时,原来不被很多人看好的职校毕业生,因为他们与市场接轨,紧跟市场发展,适应市场需求,有素质、有技术,正在成为各类企业的“香饽饽”。现在,同样是从上学到上班,企业对高校和职校这两类学生的态度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专家分析,职教背景学生的走俏,表明了企业选拔人才正逐渐趋向理性,企业的选才标准已跳出了“唯学历是举”的狭隘框架,更多地从自身发展需求的角度来选择人才。

  《惠州日报》近日对广东省惠州市部分职校、用人单位以及人才就业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目前的职场上,职校毕业生比部分高校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这种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屡见不鲜。说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是多层次的,不论是金字塔型,还是橄榄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都相对较少,急需更多的是中高级技能型职业人才。

  职教“航母”成为企业“蓝领”来源基地

  最近几天,江苏省某地一家职业教育中心校的1000名应届毕业生陆续落实了定向实习的就业单位,实习期满后将成为该校成员单位的职工。据了解,目前已有98家常熟市骨干企业加盟该校成员单位,这标志着常熟“蓝领”基地初步建成,该校学生踏进校门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获悉自己今后的去向,不用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05级旅游宾馆系学生何冬梅说,她将来就业的对口单位是虞山饭店,因为饭店已经和学校签订了用工协议。而现在的任务便是认真学习,掌握一技之长。

  记者了解到,这所职业教育中心校由常熟广播电视大学、江苏省常熟工业职业高级中学、江苏省常熟农副职业高级中学、常熟市技工学校、常熟市经贸职业中学、常熟市卫生职工中专学校等六校整合组建而成。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600多名,业余学历培训班学生2300多名,被誉为常熟职教“航母”。从与高等职业教育接轨的考虑,学校开设机械、电子电工、烹饪、土木工程、设施园艺等60多个专业,涵盖了技工、中专、大专预科、大专等学历教育及成人教育培训。该校毕业生一次毕业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中级工合格率达100%。

  这所学校的任校长道出了成功的秘诀:学校是以“以市场为导向、就业为目的”的办学方向,加强校企合作,按企业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拓展“订单式”培养的规模,为企业充当技术工人的培训基地和需求人才的储备库。

  职业教育方兴未艾的原因在哪里?

  “首先是受大环境的影响。”作为一家技师学院副院长和较早从事职业教育的专家,李培智对此很有感触:“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一些地区对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为职业教育地兴起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学校专业设置紧跟经济发展步伐,很符合整个社会的需求。以山东为例,据了解,目前省内较正规的职业教育学校大都开设了诸如数控加工技术、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都是热门专业,往往是学生还没有毕业,用人单位已开始抢人。最近,山东一家技师学院的招生就业指导处办公室里,预定毕业生的电话已经是一个接一个。这样一来,家长与学生就开始思考了:与其每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挤高校的门,挤进去后还要加入“找工作大军”,不如退而求其次,毕业后顺利当个“蓝领”,工资也不低,同时也实现跳出农门的愿望。

  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式的培养模式,让用人单位喜上眉梢。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职业教育学校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些技术学院的专业教室,设置非常有特色:教室中间是课桌,两边则是可操作的机器与仪器,老师黑板上讲完理论,学生当场就可按理论动手操作,这样的课老师讲起来省心,学生学起来开心。据李培智老师介绍,这种一站式教学方法,注重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生毕业后就是技师,到企业里直接就能上岗。一些到学校来要人的单位,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这是学生“畅销”的一个主要原因。

  业内专家介绍,随着经济发展对技术工人需求的增加,以及高等教育费用增高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职业教育正从“夹缝”里迅速成长起来,受到越来越多家长及学生的青睐。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观念都很现实:先就业再创业,先立足再发展。他们都很相信这么一句话,“骑着马找马”要比空跑着找马容易得多。这样的就业观念,也进一步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关链接

  调查显示:七成多软件企业不看好高校系测试人才

  “白领”培训欲“钻空子”

  尽管“蓝领”的市场培训眼下进行的如火如荼,但“白领”的市场培训也不甘示弱。近日,国内知名人才服务机构智联招聘发布了《2006年度软件测试行业专项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本次参与调查的京、沪两地软件企业中,7成以上企业在招聘软件测试人才时遇到最多的问题是“很多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缺乏实际经验和动手能力”。专家表示,目前我国高校培养机制尚无法成为主流供应渠道,而以BTEST(北大测试)为代表的专业类培训将继续占据“一席之地”。

  《调查报告》显示,“动手能力”和“实际经验”是软件企业在招聘软件测试人才时最为看重的,而这也恰恰是很多求职者的“软肋”。根据调查,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和实际经验正成为很多求职者的“软肋”。多数企业反映,虽然有很多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前来应聘软件测试岗位,但由于对软件测试本身没有系统的了解,因此很难通过企业的面试关。

  对于此点,软件测试行业求职者自身表示了认同。根据智联招聘在对软件测试行业从业者与潜在从业者的调查时发现,这两类受调查人群都表示了大学所学知识对于软件测试工作的局限性,因而必须要靠工作中的摸索以及相应的职业培训获得提高和完善。数据显示,只有3%%-5%%的受调查者认为大学知识是完全可以满足的,而将近80%%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大学知识部分或者完全无法满足软件测试工作的需求。

  据智联招聘调查,目前高等教育中,专业的软件测试教育接近于空白,独立开设软件测试课程的高校非常少。对于希望进入软件测试行业的求职者来说,有47%%的求职者认为参加测试工程师职业技能培训是一条“捷径”。据了解,国内目前系统的软件测试培训已有北大青鸟APTECH推出的BTEST(北大测试)项目等。以BTEST为例,该项目培养目标便定位在具备软件项目测试经验、较强动手和学习能力以及能满足软件测试岗位基本素质要求的实用型软件测试人才。

  据BTEST负责人肖睿介绍,软件质量控制环节已成为中国软件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目前软件测试行业在我国还属于新兴行业,专职的软件测试人才相对稀缺。国内120万软件从业人员中,真正能担当软件测试职位的不超过5万。软测人才缺口每年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