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订单培养:学校争为企业订做实用型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14:16 青年时讯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利用假期,让大学生深入社会认识社会,但目的是非就业性质的;就业实习目的是进行就业准备,但由于目前普遍的管理粗放,就业实习针对性不强,大学生进入实习企业后,没有具体的岗位安排,更别说对口的岗位训练,这样的就业实习能否发挥就业帮助作用还要因人而异,基本上只有少数人能够得到就业锻炼;而大学生利用假期打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与就业无关。因而在传统培养模式下,学校的毕业生在进入岗位后,用人单位还要再根据自己的特点对毕业生进行“二次培训”,造成了人才培养成本和时

间上的浪费。而订单式培养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就开始融入用人单位的个性需求,从而可以极大地节约培养成本和时间。

  就业率增长,专业供不应求,学生就业形势好,带动招生生源。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院长认为,从本质上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会让没有职业的无业者有业;有职业的有业者乐业。因此订单式培养必将带旺职业学校教育。

  专业培训院校通过实训教学,为动手实践能力差的大学生增加就业硬筹码,学生在正式毕业前实质上已经完成了就业的前奏。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的一大热点话题。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教育学刊》副主编曹华向记者分析说,抛开市场因素,目前的大学教育造成大学生普遍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动手实践能力差,可以说是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曹华表示,以上海为例,目前正在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建设。眼下中等职业教育已建有8个实训基地,34个正立项建设。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大学目的明确而且实施有效的实训教学,帮助大学生在毕业前即获得对应岗位的工作经验和技能,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对于民办大学,从长期发展来看,学校的实训教学服务水平将决定学生的就业品质,而学生就业则将最终决定学校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那么实训教学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北京市示范民办高校、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院长董德刚日前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指出:“作为学院教学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学院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所谓实训就是针对学生专业和就业岗位,把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岗位实用技能训练贯穿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岗位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具体来说,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两个阶段,即校内实验室的专业技能操作训练,以及后期到学院的合作企业,进入对口岗位顶岗实习。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这所学院已经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投资了数亿元,为达到实训的有效性,专门组建了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了计算机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微机接口实验室、计算机组装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等专业教学实验室。此外,通过积极争取承接外包项目,还可以提高实训教师的业务水平,逐步丰富实训课题,跟踪、掌握市场工程实践的最新需求。以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学生在基本完成学院内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后,分别推荐他们到学院外的实训企业,直接进入到对口岗位进行顶岗培训,在现实的项目环境中提高专业技能和就业实力。依托方正集团,学院不仅与方正集团旗下公司,而且与263网络、北大计算中心、英普思公司等众多IT企业组织签署协议,建立起了强大的校外企业实训基地。

  一位学院实训基地负责老师告诉记者,学院通过校内和校外实训,一是要让学生得到完整的岗位专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感,例如在对口岗位上的顶岗培训,进一步验证学生真实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素质,包括如何与同事进行沟通、协调等。通过在学院的完整实训,学生在正式毕业前实质上已经完成了就业的前奏。

  而一些专门从事职业教育培训的专业学院推出的实训教学,要求学校自身必须要拥有强大的企业背景,并且专业和社会需求一致。这种实训教学,既不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也不同于目前众多高校普遍进行的大学生就业实习,更不是大学生的假期打工。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赢效果,同时也有助增强员工忠诚度。

  “由于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新技术不会首先出现在课本上,最新的设备也不会出现在学校里,如果闭门造车,教学就会落伍。订单教育模式是技工学校解决这一难题的极佳途径。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深入到用人单位进行工作岗位的调研,把握企业对技术素质的要求,相应开设对口的专业。企业自然也从这种‘量身定做’的培养方式中受益。”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院长董德刚在解释其中的原因时指出:“在校生进入企业实习,企业可以有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来观察学生,比花半小时面试招来的员工要可靠。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就像是企业把人才储备库延伸到高校,学生毕业时就是企业的人才引进时。这样毕业的学生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的人才,能够提前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员工的忠诚度也较高。”

  据介绍,“订单培养”所签订的订单,不仅是“订人员、订数量”的“就业订单”,更重要的是“订知识、订技能”的人才订单。“订单”是学生接触社会、熟悉企业的窗口。职业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品德等常规化教育外,他们还注重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接轨,注重吸取优秀企业的文化内容,强化诸如诚心、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特别注意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企业看重的是学生表现出来的严明的纪律、过硬的作风,这也是学校与企业的共同文化。学生通过了解企业文化,加强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学生可以根据未来从事的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的特点,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工作爱好,提高在校学习的自觉性,使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成为一种自发的本能。

  某职业教育培训学校的一位学生说:“安心学习,不愁就业。这种培养方式,使我们一进校门就明确了自身的学习方向,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不用担心以后就业的出路。”该校的校长介绍,订单式培养还解决了学生的实习问题,学生在实习阶段,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不但可以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学费和生活费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较大的帮助,可以很好地解决其学习期间的费用问题。

  “‘订单式’教育一方面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依据市场办教学、围绕市场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获得了有文化、有技术、有修养、能创新的技能型人才。”某地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的屈主任说:“以往有不少学校对于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往往不太清楚,在设置专业时,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从而给学生的就业带来困难。而‘订单培养’使学校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做’进行人才培养。”

  某高科技企业人事部负责人对此表示,由于目前蓝领人才较为缺乏,企业之间对其需求竞争也较为激烈,员工频频跳槽的现象常让企业头疼,一个人才刚刚培养好,花费了高额培训成本之后,却变成了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员工,感觉就像是“为他人做嫁衣”,所以企业招人才首先考虑的是员工的忠诚度。可以预见的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将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订单式”培养成功地实现了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三赢,但是,业内人士也同时指出,要警惕少数不良企业有意损害学生利益的行为,因此,学校不但在签订协议之前对企业要有所了解,而且要对学生实习和就业后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了解学生的服务能力,使学生无后顾之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