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扫雷专家:为中国增添了光彩(图)(3)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08:30 中国新闻网 |
“他是一个不知辛苦的人!” ——厄立特里亚学员队翻译格罗麦 2002年11月12日,陈代荣组织厄立特里亚学员在骄阳下进行示范扫雷时,学员队翻译格罗麦着急地说道:“陈中校,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你们在排雷时能不能不伤害这些树?” 陈代荣顺着格罗麦的目光看过去,只见雷场中央孤零零地僵立着几棵不知名的小树。 “这些小树已经生长了近20年了。这里严重缺水,能活下来,已经非常不易了!”格罗麦急切地看着陈代荣。 陈代荣痛快地说:“请放心,我们保证不伤小树一片叶子!”看着格罗麦远去的背影,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要保证小树不受伤害,只能放弃爆破作业。但是,这片雷区足足有两万多平米,如果单纯用原来的手工搜排法作业,势必影响扫雷速度。那一夜,陈代荣房间的灯一直亮到天亮。 经过一夜的思索,陈代荣终于想出了“人工分标段搜排法”:他把队员每三人分成一组,根据地雷最大杀伤半径,每组间距25米,一字排开向前搜排,作业完毕后统一向一个方向移位。这样对进度没造成多大影响,也避免了同时作业时可能造成的误伤,但却加重了劳动强度。他带着队员冒着45℃左右的高温,穿着19公斤重的扫雷防护服,弓着背,弯着腰,在雷场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 不仅如此,陈代荣还要随时眼观各组作业,耳听报警器,只要一听到“报警声”,便要立即靠上前排险。遇到“险情雷”,大多是他亲自排除。一天下来,他累得连腰都伸不直了。一次,他有些不舒服,战友们劝他休息,他还是依然坚持上雷场。由于出汗多,疲劳过度、身体虚脱,陈代荣晕倒在了雷场。醒来后,他便跳下担架又进雷场,医生拦也拦不住。 看到陈代荣劳累的样子,格罗麦感叹道:“我与意大利人合作过,与美国人一起工作过,和中国人共事还是第一次。在我看来,中国人是真正干活的人。从陈中校身上,我发现他是一个不知辛苦的人!” “要不是陈代荣,我就完了!” ——泰国学员给提叁、撒央木 2005年10月中旬的一天,陈代荣在泰国组织学员实地排雷时,一个叫给提叁的学员发现一个塑料袋,他就猫下腰去拽。给提叁跟地雷打交道多年,并参加过伊拉克维和,可在学习上有点大大咧咧。陈代荣用泰语对他喊:“查查”(慢、慢)。给提叁满不在乎地向陈代荣摆摆手,还要继续拽埋在土里面的另一半袋子。突然,塑料袋里冒出一股白烟。 “快闪开——”,陈代荣大喊着冲过去,把给提叁扑倒后滚到旁边一个土坑里。约过了十几秒钟左右,烟才冒完。 有惊无险后,两人上前查看,发现塑料袋里有一枚手雷,防护帽刚才已被拽脱,同时排出的还有两枚手雷。其中一枚卡环已松动,要不是陈代荣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给提叁惊得出了一身冷汗。 就在几天前,也是曾参加伊拉克维和行动的一名叫撒央木的学员,也几乎同样遇险。当时,这名学员在雷场发现了两枚雷,便争着去排。陈代荣提醒他一定要再探探雷的底部,搞清有没有“雷下藏雷”的诡计装置。撒央木一探,果然发现下面有3枚手雷。 “要不是陈代荣,我就完了!”结业典礼上,给提叁和撒央木都说了同样的话。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