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前周村:文化铺就文明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13:16 大众网-农村大众

  4月11日,济南市槐荫区“新农村文化大院”启动仪式在该区段店镇前周村隆重举行,附近18个村的书记、主任、包村干部等齐聚一堂学习取经。

  “新农村文化大院”启动仪式放在前周村不是偶然的,该村历来就有崇尚文化的传统,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是当地竞相学习的红旗村。在前周村的村委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荣誉,这其中包括济南市和山东省颁发的“文明村”。

  据村干部介绍,前周村的文明不是虚的,在这里你基本看不到家庭争吵、邻里纠纷,偶尔发生一点儿磨擦,也闹不到村干部那儿,自己就化解了;村里号召做个什么事情,村民也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大伙儿总是上下齐心;前周村地处济南郊区、220国道旁,流动人口多且杂,但是20多年来,村里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这一切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村支书崔建国将所有问题的答案归结为一句话:“我们村的村民素质高。”

  在前周村采访,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普通村民,谈到村里的情况时,无不把“我们村的村民素质高”挂在嘴上。村民的高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与村里刻意营造的文化氛围分不开的。崔建国介绍说,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该村就自编自演过歌剧、话剧,还有舞龙队、高跷秧歌队等,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当丰富。1982年,村里又决定由集体出资,为每户村民订阅一份《农村大众》,全村共200多份,现在已经持续了25年。

  “报纸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60岁的村民张香远深有感触地说。20多年来,一直负责给本组村民送报的张香远最怕缺报。要是报纸少了,自家的报纸就没有了,惹得儿媳不高兴;要是村民家的报纸少了,就会找到门上来要。她说:“村民喜欢读报,是因为报上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能学以致用。因为读报,许多村民都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因为学习,大伙儿更明事理,更能理解和支持村‘两委’的工作。”崔建国也说:“因为有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前周村的村干部,要比别的村好当许多。”

  为了进一步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村里投资万余元,建起了一个面积5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购进图书800多册,还有军棋、象棋、五子棋、麻将、扑克、手风琴等,一不小心又成了全区的典型。启动仪式那天,91岁的村民张之馨也激动地来到书画室,颤抖着双手挥毫写下了“书如金石”四个大字。

  现任村支书崔建国是1996年上任的,1998年他就推出一项新的措施: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困难的户,学杂费全部由村里负担;凡是考上普通高中的奖励2000元,考上重点高中的奖励3000元;考上普通大学的奖励5000元,考上重点大学的,奖励10000元。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这项措施不仅是鼓励孩子们努力读书,更是一项长远的投资。前周村的文明依托的是文化,只有有了更多的文化人,前周村的文明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本报记者王德贞石鹏志

  实习生

  宋爱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