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贷款为农民修梯田打水窖 农民为何还骂娘?(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13:42 新华网

  强扭的瓜岂能甜,1亿元的教训谁埋单?

  1亿元扶贫贷款竟使当地很多农民提心吊胆,生怕银行逼债而走投无路,而且使银行8000多万元资金遭受损失,还让大量基层干部被农民背后戳脊梁骨,这是当时制定这项扶贫政策的人料想不到的事。为什么扶贫的大好事却变成了这样的结果?

  农行甘肃省定西市分行副行长员建华说,国家当时下达了如此巨大的贷款任务,可当地各级政府根本没有准备好项目,就是想多要贷款,在实施过程中甚至进行违背信贷政策原则的宣传,让老百姓误以为是国家救济式扶贫,根本就没打算还款。目前国家对政策性贷款和常规性贷款不加区分,明明是政策性贷款非要让商业银行进行市场运作,造成损失是难免的。今后,这种政策性贷款本应由国家扶贫资金来进行,不应该由商业银行来发放,否则肯定会造成计划经济下的“市场放贷”,最终导致不良贷款率大幅度提高。

  银行的说法也只是说明了一个方面的情况,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老百姓并不是不愿意贷款搞建设,当地一些农民为了找资金还千方百计地找关系求贷款,然而当上亿元扶贫贷款到来时老百姓却唯恐避之不及,主要是由于贷款项目与老百姓利益相冲突。从项目本身来讲修梯田、打水窖,都有利于老百姓,但是前几年种地的市场效益很低,虽然扶贫贷款是低息贷款,农民也不愿意负债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土地中去。因此才出现了一方面老百姓脱贫没有资金,另一方面却不敢要银行的上亿元扶贫贷款来修梯田、打水窖。

  一些基层干部反映说,1亿元扶贫款引来“怨声一片”,暴露出我国扶贫投入机制的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今后再也不要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了。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必然要在农村投放更多的资金,如何用好、用活这些资金,政府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机制,既尊重农民意愿,又符合经济规律,真正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否则,不仅白花了钱,还让农民遭了罪,基层干部在农民心目中的威信也降低了。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