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老外仗义解围30乘客旁观”的冷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17:05 东北新闻网

  东北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陈一舟

  近日,在广州,公交大巴售票员李小姐拒绝5名男乘客退票要求,遭到对方撕扯她胸前工牌,并威胁要打她。全车30多名乘客无动于衷,一名巴基斯坦乘客挺身而出。

  不论如何,5个男乘客集体“欺负”一个女售票员的做法,都是令人有理由感到愤怒

的。然而,现场的30名乘客却冷漠旁观安之若素。幸而,有一位老外站出来了,及时制止了这种“恃强凌弱”的可耻行为。老外的“仗义”让我们感到和敬佩,但也正是老外的这种“仗义”将其他30名乘客的冷漠、麻木映衬得“入骨三分”。

  一个老外的仗义与30名乘客的冷漠的鲜明对比,让我们感到了无言的羞愧和异样的沉重,也促使我们进行深刻的思考。

  首当其冲的疑问是,难道这30名经过了现代教育的乘客都是一些心灵冷酷、道德败坏之徒?非也。笔者以为,此冷漠只是外在形体上的冷漠,并非是内心真正的冷漠——我更愿意理解为,在某种“胆怯”或者某种“担忧”心态支配下的行为彷徨。

  害怕伤及自身?担心“暴徒”的报复?我想,这些情绪是存在的。而且,还有一些别的因素涉及其中。比如,对他人言行的不信任——唯恐自己站出来了,他人依旧做看客!如此种种,就在内心犹豫的一瞬间,这些人就无形中成为被舆论和道德双重谴责的冷漠看客。事实上,这30名乘客面对女售票员被“侮辱”,全部都能做到“无动于衷”吗?恐怕不能。只是,他们中有些人正义行为的施展显得“滞后”一些罢了。

  老外的仗义,源于其天然自觉的保护弱者的正义感;而30名乘客的冷漠,则大多出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社会中,如今缺乏一种对歪风邪气和犯罪行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以及催生这种氛围产生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让很多公民在正义感的表达上显得“疑虑重重”。而这,正是当前“看客现象”愈演愈烈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在以往对于这种现象的讨论中,到处充斥着谩骂和指责,一味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缺少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如果我们继续沉迷于攻击“看客”的个体道德素质,将不会有任何结果——该“看”的还得“看”,该起哄的还得起哄。不信我们扪心自问,假如自己遇到这样事情,我们能否能做得更好?

   ( 陈一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