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曼费雷德与他的农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02:52 光明网-光明日报

  

曼费雷德与他的农庄
听说要看德国的一家生态农庄,同行的几人都有些兴奋,在车上不停地谈论着。离开德累斯顿,驱车约20分钟就到了小村普德穆斯。在家里等候的曼费雷德·普罗博斯特夫妇将我们热情地迎进了兼作客厅的厨房,夫人随即给我们斟上了热茶。

  曼费雷德说,他家有农田194公顷,主要种冬小麦、土豆、向日葵、玉米和豌豆,休闲地种苜蓿;有草场56公顷;树林30公顷。这些土地是祖辈留下的,已有100多年。1960年,

在原东德时期,他家的土地被没收了,一家人被赶出了东德。当时只有15岁的他,随家人一起到了西德。他在海得堡上了中学,后来又到斯图加特上了大学,学习农业。1991年两德统一后他才回到阔别了30多年的故乡。根据当时的法律,他申请归还原来属于他们家的土地。他打趣说,德国人的管理、档案很规范,这些土地的归属都有案可查,所以归还手续并不复杂。他接手土地后,不仅投入了自己的所有积蓄,还从银行贷了一些钱,总共投入了约75万欧元,开始发展生态农业。

  他说,德国对生态农业的要求很严,只能使用有机肥,不允许使用化肥和农药,更不允许使用转基因的种子。为减少种子自身带来的病虫害,他们主张用贝塔射线对种子进行杀菌,但迄未得到批准。“我们在按中国的传统方式进行农业耕作”。生态农民自己的组织——生态农户协会和萨克森州政府的环境农业部会经常来检查。为了多施有机肥改善土质,实现良性循环,他还饲养了120头牛、180头猪、150只羊和180只鸡。这些家畜的饲料都是自己地里长的,可以确保饲料都是无污染的“生态饲料”。近两年,他又投资建了屠宰场、食品加工场,自己生产香肠等肉食制品。2005年,他还将原来的牛棚改建成了超市,自己销售各种“生态食品”。他说,他的儿子、儿媳负责屠宰、销售,他和老伴负责地里的农活,此外还雇了6、7个人帮忙。

  在带领我们参观时,曼费雷德用力拉开粮仓的大门,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块写有“卡尔·马克思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铁皮牌子。见我们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他解释说,在他回来之前,这里的土地属于“卡尔·马克思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块牌子是那一段历史的见证,所以就留下了。现在这里是储存小麦和玉米的仓库,不过已经空了。去年,每公顷收小麦6.7吨,因为风调雨顺,小麦的产量比使用化肥的农田低不了多少,但价格要高好多。优质小麦每吨能卖200-250欧元,而使用化肥的小麦每吨只能卖80-100欧元。去年,农庄的营业额约50万欧元。

  走进农机库房,这里摆满了各式机械。从功能分,有犁地的、播种的、除草的、收割的、脱粒的,仅大小拖拉机就有6台。曼费雷德说,现在种田离不开农业机械,但柴油的价格上升很快,近5年翻了一番,现在每升为1.13欧元。其中,税占了80%。这使农民感到负担很重。

  站在新建的牛棚旁,远处德累斯顿的景色尽收眼底。曼费雷德说,1945年4月13日,盟军的飞机飞越了他家的土地去轰炸德累斯顿,有一颗炸弹掉到了他家地里。那次轰炸不仅将德累斯顿老城夷为平地,也使3.5万平民丧身。我们去的那天,正值德累斯顿发大水,易北河的水位从平时的2米多一些,猛涨到7.40米以上。远远望去,易北河面比往常宽了好多,像一条银色的飘带穿城而过,为婀娜多姿的古城,更添了几分姿色。握别时,曼费雷德粗壮有力的手使我强烈感受到,面对困难,他们正是靠自己的双手,建设起美丽的家园。

  图为曼费雷德在他的农庄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