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移民精神打动北大学子(图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05:55 重庆晚报 | ||
北大学子与报告团的全体成员热烈座谈 昨日,三峡移民精神报告团来到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向300余北大学子传诵三峡移民精神。 北大学子提前赶来抢座 担心占不到座位,不少同学在报告会开始前近一小时,就来到了百年讲堂。 “我们年级有70人,但只发了5张票。所以不能不早来呀。”北大信息科学学院大二学生冯仕亮一脸兴奋。几天前听说有重庆老乡要来宣讲三峡移民精神,他劲头一下就来了。一是想听听乡音,二是想了解移民的状况,三是作为党员,他也想深刻领悟这种精神。 女博士被移民深深感动 “说老实话,我刚才进来时还有些疑惑,我不相信几个农民能讲出什么高水平的东西来,可我被感动了。”坐在最后一排的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女博士彭颜红说,听着倔老头覃敬明的报告,她为老人能为支持三峡工程,舍小家顾大家而移民异地他乡所感动。“覃敬明移民后不但过上了幸福生活,儿子还娶上了当地高材生做媳妇,让我真高兴。” 硕士称农民为“老师” 报告会一结束,会场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面对报告团里的农民兄弟,北大学子连连称老师。 “感谢老师们给我们带来了课堂上没有的知识。”报告会刚完,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研究生陆舟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向报告团成员中农民兄弟覃敬明、熊德国、冉振爱等表达自己的敬意。陆舟深有感触地说,报告让他们明白了三峡移民精神如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一样,都是时代精神的延伸。 北大信息科学学院大二的田浩向“老师”们承诺:大学生应把自己放到百姓中去,体验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明白三峡移民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是多么巨大。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李心成/文图网络编辑:孔祥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