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警惕公共政策的失范冲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08:30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针对各地确定的“十一五”经济增长目标普遍超过中央提出的总目标1~2个百分点甚至更高的苗头,国家发改委日前向各地方政府敲响了GDP增长“减速”的警钟(4月14日《第一财经日报》)。

  在全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年均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为7.5%。而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透露的数据显示,在全国31个省市(除港澳台)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

预计平均GDP增速是10.1%,最高的达13%,最低的也在8.5%。“如果各地区所属地市州及县市在省基础上再层层加码,并据此实施、考核,后果十分严重。”发改委的通知中称。尽管发改委的通知用的是“如果”字眼,但可以想象的是,这几乎是一种事实。那么,各地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普遍的对小康内涵的误解呢?在笔者看来,与其说这是对小康内涵的误解,不如说是针对当前官员考核体系的一种有意识的错解。官员们把GDP的高速增长当成了显现政绩的重要方式,在其背后隐藏的是制定公共政策的失范冲动。

  判断公共政策是否价值失范的最根本途径是利益追问。所谓公共政策的利益追问就是指一项公共政策出台后,必须先对该公共政策进行利益分析,确定在该公共政策的制定、内容和执行中,谁是利益最大化的获得者。如果发现该公共政策的制定、内容和执行中,社会公众并不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而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或者是社会公众中的一小部分人,那么就可判断,该公共政策已出现价值失范。

  公共政策由于其公共性,一旦实施,或惠及万民,或祸及社会,因此,在公共政策进入实施过程之前必须预防其出现价值失范现象。而预防公共政策价值失范的关键,一是扩大事前评估的社会参与程度,提高公共政策管理的透明度,推进公共管理民主化进程,使公众能够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与评估中,并监督其实施的全过程。二是严格事后责任追究制。就是说,必须追究作为该公共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部门与个人的过错责任,使其所失大于其在该项公共政策价值失范中的预期利益,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公共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主观上的价值失范冲动。

  □朱四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