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状元村"的一声悲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09:30 东方网

  农场村偏居黔西一隅。地少人多,种的粮食只够吃半年,如果单靠种地,年人均收入仅有几百元。穷则思变。他们认为最好的出路就是读书。从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成功“生产”出近500名大中专学生,其中不乏硕士。可是,令人尴尬的是,一个个“状元”从农场村走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乡亲们依旧固守着贫困。(《贵州都市报》4月13日)

  一个贫困的村庄,却有着气派的学校。据报道,在农场村,父母举债供子女读书,

哥姐打工接济弟妹上学,这样感人的事例频频上演。数十年过去了,农场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状元村”。可至今,虽然从村子里走出了那么多大学生,但农场村贫瘠的命运并没有被改变,生活在那里的父老乡亲依旧固守着那份贫困。“读书,改变的只是那些娃娃和他们的家人的命运。”考上的都走了,然后把家人安置到县城,几乎没有回来的。即便有一二学子想要回到村里,带动乡亲们致富,也因“关键是回去以后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而搁浅,因“关键是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放弃。

  教书育人,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才推动建设,并最终能够人尽其材。遗憾的是,我们的人才并没有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我们的教育,也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据了解,不仅是农场村,整个西部地区都存在这种现象,无数个家庭“都在全力以赴地为发达地区培养人才”。出现这种恶性循环,造成这种贫困悲剧,是有缘由的。

  愈演愈烈的教育支出乏力,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费用支出成为家庭的最大支出,教育开支正日渐成为农民生活中的“不能承受之重”。而时下愈演愈烈的教育不公,更是加剧了这一矛盾。比如相关部门在教育经费投入时只注重大中城市和少数名牌重点大学,而更需要投入的乡村及基础教育却遭遇遗忘的角落。花钱让孩子受教育,如今在农村一些地区变得越来越不容易。

  “学费越来越贵,现在读书几乎成了村里人最重的负担了。”村民们如此感叹。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委员们透过数字“看”教育,看出了不少问题。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在这样的环境下支持教育,贫困是注定难以避免的,而大学生学成后不再归来,也就是情理中事了。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大学生的不是,毕竟,“人往高处走”没有错,再说,村里也没有他们发挥才干的舞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经济发展思路,为公共财政更多补贴扶持农村基础教育建设提供了可能,值得期待。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教育投入多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让农村孩子有书念、农民家庭有存款,让每一个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也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面对反哺“空白”,村民有着更为实际的想法,要想真正改变西部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最终还是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是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改变农村的人文条件;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基本能力。事实上,国家只有更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严格控制高校收费,使收费标准走向公开化、合理化和透明化,同时,在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上对贫困生实施更多更全面的优惠,将未能升入高校的贫困学子纳入到就业培训计划,使其掌握一项或多项技术以便促进就业,才根本有利于农村的发展、农民的脱贫,才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知识型人才,来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可喜的是,国家实施了大学生村官战略,将大学生群体充实到农村中去,让村民接触到先进的知识、科学的理念。改变农村的贫困状态与落后面貌,在不久的将来,但愿不再是梦想。


作者:郭立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