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改革不能急于求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09:42 南方日报

  国际时评

  4月10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发布新闻公报,决定用一项帮助困难青年就业机制代替“首次雇佣合同”有关条款。4月12日和13日,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相继通过了这一新法案。

  至此,法国政府原先决定并被总统宣布生效的“首次雇佣合同”被“封杀”了。

  知错即改从善如流

  “首次雇佣合同”从希拉克3月31日宣布正式生效到4月13日法国参议院事实上通过法律程序将其“扼杀”时止,前后不到半个月时间。

  法国高层从总统到议会如此“知错即改”从善如流,如此“互动合拍”决策,也令人多少有点感慨。

  这是法国高层与议会被日益严重的抗议浪潮困扰逼迫的结果。

  从法国政府今年初传出要出台“首次雇佣合同法”时起,法国社会就孕育着不安。尤其是希拉克于3月31日宣布“首次雇佣合同”正式生效后,法国学生及工人群众抗议浪潮此起彼伏。

  参加抗议人数最高时达300多万人,罢工严重影响全国公共交通、学校正常教学和当地居民生活。在罢工的地方还不时夹杂着种种磨擦。

  这种社会动荡的状况是法国高层所不愿见到的。而出现这种困局,起因在于那个“首次雇佣合同”,其中规定“企业在雇佣年龄不满26岁的员工,可以在头两年随意解雇他们,而不需要任何理由”。

  急于求成欲速不达

  对这个法规,法国学生、工人与政府有不同的解读。

  前者认为,此法规令青年学生工作生活没有安全感,只照顾企业老板的利益,忽视了工人利益;后者认为是一项“解决法国高达23%失业率的改革”。

  当一项法规没有被大多数群众接受而政府又急于求成推开,就因应那句哲言:欲速则不达。后来,连主导出台这个“首次雇佣合同”的法国总理德维尔潘也公开承认“操之过急”,主动表示修改乃至“收回成命”。

  细细品味那个备受争议的“首次雇佣合同”,青年学生、工人群众的反感并非没有理由。据法国现行劳工法规,企业解雇签约员工“需在事前正式通知本人并说明解雇理由,没有正当理由不得随意解雇员工”。

  这样,工人工作就有较大的安全感,对企业老板在用工方面也有一定的制约。

  而一旦实施“首次雇佣合同”,那么,对于26岁以下的青年工人而言,就面临着随时被老板“炒鱿鱼”的可能,而这种“炒鱿鱼”可以无需任何制约,轻轻松松地进行。

  两种用工制度的比较,哪个对公众利益有助,哪个对公众利益有害,也就不言而喻。

  可见,改革措施的出台,不能不顾及公众的利益。只有事事尊重公众利益,改革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改革才有可能稳步推进;相反,不顾公众利益,只求速度,必然事与愿违。没有大多数人赞成拥护的改革必然会引发社会不稳定。

  以人为本才能成功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法国在“扼杀”“首次雇佣合同”的同时,顺应公众愿望,出台了一项“帮助青年人就业”的法案,“以财政补助方式刺激法国企业尽可能地雇佣16岁至25岁低学历、居住在敏感社区或签署‘融入社会生活合同’的青年人,年轻人一经雇用,企业便可获得一份经济补助”。

  为此,法国在未来两年将耗资4.5亿欧元。以财政补贴企业的办法刺激企业广招26岁以下的青年,既照顾到企业利益,更照顾到就业青年利益,这样就为解决法国就业之困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反馈信息看,法国各界对新法规表示欢迎,也逐步平息了“首次雇佣合同”的风波。

  改革是时下世界各国共同的话题,也有很多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最根本的是:改革要注重公众利益,才能稳妥推进,才能最终成功。法国就是一面镜子。

  亦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