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陕西民祭揭秘(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09:51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陕西民祭揭秘(图)

  恭祭黄帝陵成为陕西“民祭”的开端。

  

陕西民祭揭秘(图)

  文化巡演是陕西“民祭”的一大亮点。

  特别提示

  祭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及文化传统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这种足以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仪式自中华文明出现就绵延不断。正式的祭祀始祖活动自古以来都由官方举办。最近几年,在陕西出现了由民间团体主办的祭祀活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这样的“民祭”活动还是首次出现。随着一系列“民祭”活动的成功举行,陕西“民祭”活动本身也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文/图记者肖海波

  陕西“民祭”第一人

  在西关正街一间写字楼里,记者找到了被外界称做陕西“民祭”第一人的权裕先生。尽管权裕是本地最早发起举办“民祭”活动的民间人士,但他对于“第一人”的说法并不是很认可。

  权裕先生早年是一位新闻界人士,如今是陕西省公共关系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据介绍“民祭”与官方举办的“公祭“的最大区别在于:“民祭”的主办、承办、出资均由民间团体负责。“民祭”在权威性、宣传效果方面都无法与“公祭“相比,那么为什么还要举行“民祭”呢?

  权裕给出的答案是:与“公祭”相比,“民祭”参祭人不论职位、级别、不同政见、意识形态、不分宗教、信仰,只要爱国,承认一个中国,反对民族分裂的,都能参祭。同时,与“公祭”需大量的资金投入相比,“民祭”能利用有限的资金办更多的事情,可以让祭祀始祖的活动“社会化”,使更多人参与其中,以便最大限度地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文化。

  首次“民祭”获成功

  为什么祭祀始祖的活动越来越“热”呢?

  据介绍,这是因为这类活动除了要延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之外,还可以起到一种“地方名片”的特殊作用,增强地方影响力。对于“地方名片”的作用,很多人、包括普通老百姓都是认可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祭祀始祖的活动在文化方面可以起到纽带的作用。这也是“祭祖热”逐年升温的主要原因。权裕先生表示,民祭活动肯定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他们按照“政府支持、社团承办、市场运作、全球招标”的市场运作模式,在甲申年重阳节,第一次试验性地举办民间“恭祭”黄帝陵活动,结果大获成功。“民祭”活动在不需政府投入或投入很少资金的前提下,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在当晚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播放,扩大了陕西在全国的影响。

  “民祭”与公祭相得益彰

  多次参加陕西“民祭”中华民族始祖活动的中国(香港)联合商务机构主席陈小潮等人表示,根据海外一些华文媒体的调查,目前,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人”这一称呼的认同感明显增强,很多人愿意来寻根问祖,愿意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希望通过这类活动祝愿中国早日实现统一。而“民祭”活动在内容方面一般来说会更加丰富多彩,传统文化的气息更浓重一些,因而更易于被普通大众所接受。

  当然,“公祭”活动所具备的权威性与宣传力也是不可取代的,只不过“民祭”活动应该凭借自己的特色来进行,办出特点来,才能与“公祭“相得益彰。著名文艺评论家、策划人王治明先生几年来一直担任陕西“民祭”活动的总策划。他说,自己应邀参与了多次“民祭”活动并任总策划。经过观察与研究,他发现“民祭”活动在祭祀仪式上往往别具匠心,将文艺表演、书画艺术巡展、文史知识普及、歌舞娱乐等多方面内容叠加在一起,作为一种策划,这是很成功的范例。这也说明祭祀始祖的活动似乎不应该只是办成一种固定而单调的仪式。在丙戌年龙头节恭祭华胥氏大典上,“民祭”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4万多人参与,有些群众甚至是前一夜从商洛翻山越岭来参加的。

  谁是民间主祭人

  据了解,陕西“民祭”活动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即借鉴清明公祭的成功经验,面向社会公开遴选民间主祭人。据介绍,这是为了更进一步调动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热情,广泛吸纳海内外企业、团体、有识之士参加民祭活动。而且,社会文化名人、科学家、海外华人知名人士在主祭人数量中必须占到一定的比例,要给予他们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中以应有的尊敬。此外,由社会名人和优秀企业家共同担纲民间主祭人也成为一种效果不错的尝试。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在近两年陕西“民祭”活动中均有沿海地区企业参加。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先生和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企华女士分别以500万元巨资荣膺民间主祭人资格。

  “民祭”拒绝纯商业化

  参加祭祖活动的人都会发现,海外知名人士与海外媒体的出现常常会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据一些不愿透露身份的知情人士介绍,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很多活动打着“全球华人”或者“海内外”的牌子,如果没有海外知名人士参与,活动就有名不符实之嫌,所以但凡举办祭祀始祖的活动,都会想尽千方百计邀请海外知名人士或是海外媒体参加。

  权裕先生说,出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考虑,举办“民祭”活动也希望能把影响扩大到整个华人世界。然而邀请的费用的确让人很郁闷。权裕先生说,有的海外媒体因为注意到“祭祖热”这一现象,把向海外播出祭祖专题片当做产业来开发,当然这也是人家现代意识的体现,没啥可抱怨的。只不过要价实在有点吃不消,1分钟就要几万元,作为力图实现收支平衡的“民祭”活动来说,实在属难言之苦。

  据多位策划、实施“民祭”活动的专业人士介绍,他们之所以热衷于此,主要想法是想把这种活动办成一种文化活动。虽然引进了市场运作模式,但是坚决拒绝纯粹商业化的“民祭”,因为商业味太浓无疑将会给“民祭”活动带来灭顶之灾,使之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就成了空话,那么举办“民祭”活动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然而,面对“祭祖热”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扩大宣传,不得不增加举办活动的成本,这也意味着举办“民祭”的风险在增大,既容不得丝毫闪失,又需要政府机构及主办方按照市场运作的规律规范运作。

  “民祭”活动亟需文化之魂

  虽然祭祀始祖的热潮近年来越来越热,但一个关键的问题不容回避。那就是这类祭祖活动文化内涵不足,很多活动都仍在继续那种“祭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但是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支撑,不但经济唱不了戏,恐怕祭祖本身也会面临意外的压力。记者注意到,尽管大众对祭祖的认可度很高,但是祭祖这一传统的形式仍然需要与当代中国人的现代意识“对接”。祭祖对于今天的我们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记者已经听到过很多次了,提出这些问题的除了年轻人外也有老年人,既有内地人士也有海外人士。虽然很多人都明白祭祀共同的民族始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但是怎样将祭祀的方式、方法、内容、意义统一起来、规范起来却比较难。

  当选过“民祭”主祭人的陕西天福集团董事长李彬表示,单独存在的祭祀的仪式不代表什么,关键是要有祭祀文化,由这种祭祀文化决定其方式,然后再用规范好的、约定俗成的方式去影响大众,以起到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几位参与举办“民祭”活动的人士说,在举办过程中已经注意到文化方面的问题。因为“民祭”活动最关键是要办出特点、办出特色来,这种特点、特色肯定是文化方面的特点和特色,要将“民祭”活动办成中华优秀文化的系列展示,力争用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吸引大众,在此基础上增强民族凝聚力。实际上,“民祭”活动应该是“文化搭台、祭祖唱戏”,将祭祖活动变成一种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平台。

  权裕先生说,在这几年举办系列“民祭”活动中,他们有意识邀请了多位知名艺术家进行表演,并进行作品展示。虽然只是一种初步的尝试,但是效果很明显。海内外人士通过“民祭”认识到陕西有其独特的一面:文化魅力。当然,要形成祭祖文化绝非是简单的事情,在祭祖方面其实是有一些争议的,比如两个地方争谁是“正宗”的问题。同为华夏始祖,何必两地相争,这种问题需用文化的手段来协调,要知道这类争议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更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肯定是争则两败。据介绍,陕西省公共关系协会已经着手筹备成立一个研究祭祀文化的社会团体,以及有经济支撑的“民祭”基金会,邀请社会各界精英共同来参与这项研究,给“民祭”活动增添文化之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