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勇士湘粤溶洞探秘(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10:46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本报关于湘粤有溶洞可穿州过省的报道引来两省探险勇士踊跃参与。昨天上午,20多名勇士组成的探险队在湖南临武县城集结完毕,前往20公里之外的广宜出气洞,该洞为本报曾经报道过的通往广东的入口之一。 然而,由于气候和塌方等原因,穿越活动最后功亏一篑。不过,队员们在洞内发现了一条古代人工小道,为湘粤溶洞再添神秘色彩。 文/图本报记者曹菁潇湘晨报记者徐海瑞、贺琛 首篇报道 ———3月19日,《连州溶洞可穿州过省入湖南》。 本报记者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来到连州最北端的星子镇杨梅村,实地查看一个叫“崩地”的大溶洞。 ———3月24日,《湖南临武境内发现疑似出口》。 本报连州溶洞的报道在湖南引起轰动,当地媒体派出多名记者在临武南强一带寻找到一处名为“凤岩”的溶洞,疑为连接两省的神秘通道。 登上征途 虽是初夏,临武的天气却因连日的阴雨变得有些寒冷。一大早,不少队员都换上了整齐的迷彩装、解放鞋,头上还戴着防护帽、头灯。在警车的引导下,探险队一行20人分乘车辆踏上溶洞探险之旅。从县城到溶洞所在的广宜镇东冲岭村,大约有20公里的路程,但因为山路凹凸不平,一路下来,竟花了40多分钟。 又过了大约20分钟,探险队穿过村子后面的羊肠小道,终于在一片草丛中发现了洞口。出气洞洞口与“凤岩”溶洞相通,位于近山顶的地方,从洞口向下望去,山下星星点点的村落尽收眼底。 上午11时20分,随着领队常乐的一声高喊,队员们依次排在洞口,入洞探险。已确定下洞的5名探险勇士把手握在一起,探险活动正式开始。 5队员赴深洞探险 洞口隐藏在山腰上,垂直距离不过一人高,探险队员们只能猫着腰逐个进入。一入洞口,大伙不禁喊着:“好滑!好黑!”眼前全是一片碎石,洞顶长期滴水,地面泥泞不堪。队员们只能借助手电筒光线,摸着石头慢慢前行。下到离洞口20米左右,一个探险队员大喊起来:“注意!前面有个大坑!”原来,就在队伍右边不到3米距离处,有一个相当大的缺口,下面是个深洞。扔颗石头下去,半天没听到响声。 这时前方队员探路回来告诉大家,离大平台10米处已经无路可走,只能攀爬下洞。这回确定下洞的5名探险队员,拿着绳子、彩条塑料布、锤子等工具来到断层边。观察地形后,罗剑锋和几位队员,开始寻找支点。最后,大伙在溶洞的峭壁上,一左一右将两根绳子稳稳钉在岩壁几块凸起的石头上,一个一个沿绳下洞…… 当最后一顶安全帽的白色边缘露出断层口时,守在岩壁口的大伙都松了口气。 上午11时30分。一切准备就绪,罗剑锋第一个沿绳索下洞。紧跟着,曾小平、费冉、大卫逐一攀着绳索下洞。 下午3时30分。大卫和罗剑锋爬上岩壁。“下到20多米的地方,还是两个低矮的断层,可以绕路走过去,然后我们发现前面有塌方。”罗剑锋说。 下午4时。费冉爬上来。 下午4时10分。此时曾小平和张非两人还没有上来,大伙有些急了。“我下去看看!”罗剑锋立即重新套上装备,麻利地顺着绳索下洞。10分钟后,罗剑锋爬了上来,他还背上了下面其他两位队员的背包。 下午5时10分。曾小平爬了上来。但张非还在下面,看来遇到了困难。 下午5时20分。罗剑锋第5次下洞,这次他慢慢带上了张非。早已等候在岩壁上的费冉一手拉着绳子,一只胳膊拉扯着张非上来。大伙帮张非卸下身上装备,扶着他走上平台。 虽然此次行动暂告失败,但队员们并未放弃。记者昨从连州市旅游部门获悉,湖南方面的探险队此前已进入连州与临武接壤的溶洞群进行过线路初探,并希望与连州有关部门携手,从连州境内再进行一次更大胆的穿越探险。连州市旅游部门也表示将提供必要的帮助。 连州与湖南有近150公里的边界线,大部分是起伏的山区,一些地方远古属于喀斯特地貌,溶洞发育很成熟,特别是天光山和大罗岭一带,与湖南临武近在咫尺,鸡犬相闻,当地村民历代多有溶洞穿越两省的传说。
20人踏上溶洞探险之旅。
英国发烧友也不甘落后。 洞内有古代开挖的小道?又一个谜! 临武溶洞到底能否直穿连州?经过昨日的探险,这个民间传说依然扑朔迷离。 5名探险队员在深洞中发现,洞内断层下面10米左右的岩石上,仍有另外一条古代开挖的小道,依稀可辨曾用工具凿挖的痕迹,这条小道宽约20厘米,一直向黑暗深处延伸,由于前方出现更大的破碎断层和有地下河的可能,加上垂降、通讯和潜水等探险装备的限制,出于安全考虑,队员一时无法继续寻迹前行。这条路是不是当年贩卖私盐的地下通道?现在是否能直通连州?都是一个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