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春暖花开驾船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11:10 上海青年报

  ■文/叶鱼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春天到来的时候,很容易想到大海。

  但我们这座城市里没有海,在黄浦江上泛舟游玩是一种不小的奢望,更不用说能自己手握上千万游艇的方向盘,冲浪激情澎湃的“春江花月夜”。

  在刚落幕的国际船展期间,和自己的好友,在复兴东路外滩的东晶湾游艇码头,登上了“上海第一艇”——“隆德豐号”。这艘Per-shing50堪称游艇中的“法拉利”。

  据说去年此时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第十届国际游艇展上,由于这样一艘游艇身躯太过庞大,参展商被迫追加几十万元“买路钱”,一路剪断架空电线,才使那艘身价达1680万元的豪华游艇顺利“驶进”展览中心参展。

  游艇码头的派对在醉人的晚风中进行着,而我们则急于上船去戏水。

  游艇的“上舱”可以坐上七八个人,而舱内豪华的“三室一厅”也能容下差不多的人,宛如一个小居室。但大家都更愿坐到上面来,乘风破浪中欣赏浦江两岸的美景,别有一番风味。

  游艇虽然只是用出了十分之一的力气,但已经超越了江上任何一艘船的速度。马达默默地运转,却翻滚起巨大的浪涛,同行的女士惊呼不已。

  虽然朋友中多数人都有车子,但在黄浦江上开船的经历是肯定没有过的。码头老总是一位儒雅的“文商”,他让船长把“一分钟的驾驶权”交给了一个朋友。于是,他成了我们都羡慕的人物。

  在船长的辅佐下,他把玩起这个直径接近一米的方向盘。因为前方显得有些黑暗,他得用力注视并且搜索方向。

  “看着一个明确的点,就沿着这个方向开去!”船长教授的方法似乎很简单,渐渐地,朋友已经有点驾轻就熟了。

  船在江上悠闲地游弋着。

  一位刚从海外回来的博士朋友聊起了海洋文化。

  高论中我才知道,所谓“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区隔是近现代历史的概念。在人类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文化铸造了长期的辉煌,长期成为世界上的强势文化,影响了包括海洋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

  近现代的中华文化既有大陆文化的成分,也有海洋文化的特征。郑和七下西洋,此非海洋文化?

  福建闽南、客家人移居台湾,此非海洋文化?

  中国近代的留洋学生,此非海洋文化?

  说远了,还是玩我们的游艇吧。没想到船上的历史学家翻开了野史,从游艇的由来说到人类生活方式。据说在1660年,英国查尔斯二世继承王位时,臣民呈献一艘狩猎用船,名叫“YACHT”(游艇)。在此之前,大家制造船只是因为它的实用性,但是在“YACHT”诞生后,供人游乐的帆船就开始出现了,而查尔斯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游艇族”的始祖。

  大概从那时开始,船只对于人类来讲,从运输变成了休闲,从生计变成了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下,满腹经纶的经济学家按捺不住了,用常人难以理解的一连串数字,大谈起游艇经济来。照他的分析预言,如果上海成为船舶建造基地,每年将增加近千亿元的GDP,会带来30万个就业岗位。在“游艇制造-销售-俱乐部休闲旅游-维护保养”这样一条产业链中,上海乃至长三角的游艇经济,将是一个“黄金富矿”。

  或许到那一天还有点遥远吧。

  回想三年前,我曾在上海迎接过一位周游世界的航海家翟墨,他好不容易将船开进了黄浦江,但让他吃惊地是,有“国际大都市”之称的上海,居然没有一处游艇码头。在中国的大连和青岛倒是有这样的码头,当然更不用说世界各地的港口城市了,但毕竟有人开始投身游艇产业了。

  现在我们所在的东晶湾游艇码头,就作为上海游艇的“旗舰号”,开始向世界敞开了怀抱。

  “你可以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登上一艘船。”这是我的航海家朋友翟墨的名言。

  浩瀚的海洋,总是令人神往的,春暖花开驾船去的日子,离我们还有多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