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博客发展之“博而不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00:51 新京报

  有些适合于公众进行严肃认真探讨的重要公共话题,如果不能在博客这样好的形式中充分展开讨论,应当说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我以为目前的博客更像是大看场(《博客的“看”与“被看”》4月9日《新京报》),虽有赏心悦目之处、但也有让人目不暇接、觉得疲累甚至厌倦的地方。苏格拉底到了大市场感叹:“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来到博客你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感叹。

当然,你不需要,不等于别人不需要。而且,你也总能发现一些你想看的东西。

  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不认为从博客能学到很多东西,像有人期望的以博客作为一种教育的重要形式大概也是期望过高。博客的意义,至少从当下来看,似乎最重要的还是展示的、表现的、情感的和娱乐的,其次才是知识的和思考的,而最后才是教养的。你要仔细寻觅才能找到一些“深沉自得”的孤岛。我们可以在博客上表达,可以“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名人收获赞美,虽然也收获责骂;普通人也能找到知音,乃至有望成名。但说目前的博客和政治、教育、文化有何深刻的关联,说博客对社会有何重大意义,或许还是稍早的事情。

  但是,博客文化还只是开始,博客未来的发展还未可限量。而未来博客会怎样发展?我以为不妨向“博而不客”的方向努力,亦即博客网络要尽量广博,尤其是不遗漏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而博客本人则能够真正做自己的主人。而这也就有赖于博客提供给人们的内容是否真的像生活一样丰富宽广,有赖于博客们将如何自主地写作或“言说”。

  我这里宁愿用“说”而不是用“写”来描述目前博客的表达。与传统阅写和纸质载体不同,在网上,博客更像是“看”而不是“读”,而他的“写”也更像是“说”。博客上真有一些写得很好的文字,但目前最流行、成就最大的也还是一类最适合于“说”的文体:或如家常一般娓娓道来;或如亮剑一般机锋毕露;或如小品一样俏皮风趣;或如大纛一样张扬。

  而“说”者也恒被人说,乃至“骂”者也恒被人骂,由此构成一长串商讨、争论或激辩。有些言说还成为非常广泛的众人谈论的话题,比如《无极》和“馒头”事件,韩寒与白烨的论争,不仅在博客及网上说,也延伸到了其他媒体和日常言说。

  然而,要使博客网络尽量广博和博客们自己做主、展示个性,要丰富博客的文体和扩展提升其内容,也许恰恰应首先使写作和“言说”摆脱对点击率的过分追求。人都希望被人重视,写博客的人更是如此,问题是不要过度。过度追求点击率就可能使自己成为他人目光的俘虏,成为缺乏主体性的对象。网上有教人如何提升博客点击率的“秘籍”,大意是要撞击眼球、刺激神经,尤其题目要耸人听闻;要多找名人PK,揭其隐私、尤其是名女人;要多搞逆向言论,多做翻案文章;多找人论战,率先发难等。所说虽然不足为训,倒也透露出一点目前的真实。

  而博客网络的管理者在改变这种现象方面是颇有可为的。我建议博客网络不仅应该统计和宣传那些过百万、千万的博客名人,还应该设法鼓励那些点击率虽然只有几千数百、但却经年不懈写作、而且的确写得不错的人们;还应该协助人们互相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帮助建立更多的各种有自己个性的特色博客圈,更注意其博客网络的广度而不止是其高端,注意所有博客总的点击率而不止是个人的最高点击率。当然,作为博客本人来说,也最好不过分追求点击率,不受其左右而扭曲自己。更重要的也许不是多少人在点击你,而是什么人在点击你。“知我者,二三子”也挺好。而别人“知我罪我”,也随随便便。

  当然,我们也应努力使“自说”和“评说”摆脱一种简单情绪化的、黑白分明、甚至敌我划线的对阵逻辑,尤其是摆脱那种侮辱人格的语言暴力,努力在那些重要的公共话题中注入一种公共理性,强调一种冷静分析和讲理的态度。

  最后,我还想说,我们的时代虽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时代,网络更是一个“众声喧哗”的地方。但我以为在目前我看到的博客网络上还有一种很重要的“言说”相对薄弱,这就是有较多思想和学术含量的、对重大社会公共问题的讨论。娱乐和明星自然永远是吸引众人的,但政治、经济和法律问题也是很吸引人的。而有些适合于公众进行严肃认真探讨的重要公共话题,如果不能在博客这样好的形式中充分展开讨论,应当说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目前的一些博客网络和我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还有一定的距离,或者说,它主要是和一部分社会生活———消费性而非生产性的部分———发生关联,它的内容还受到一定限制。然而,如果它和我们社会的联系只是部分的,甚至在某些重要方面是隔断的,博客们即便可以“梦里不知身是客”而“一响贪欢”,那些问题就不会因为这种忽略而得到解决,他们醒来就还是要面对这些问题。

  总之,博客的理想群落也许是:博客们能充分彰显自身的主体性,显示自己的个性;而博客网络能够尽量宽广地兼容并包、兼收并蓄,一方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另一方面多做沟通串联,在众多的私人客厅、住宅和连栋之间也开辟一些大大小小的公共活动空间。

  作者 何怀宏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