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中科大校长炮轰北大清华是高校竞争的必然结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06:00 光明网
关注

  “清华、北大把尖子选完,剩下才轮到国内其他一流大学选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大校长朱清时4月4日在渝表示,每年能进入两校读最好专业的只是部分学生。朱校长称,如果所有优秀生都涌去读这两所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是极大浪费。2006年4月6日《重庆晚报》报道。

  中科大校长炮轰北大清华“浪费人才”是高校竞争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间的竞争已呈白热化趋势,这些竞争主要体现在生源上的竞争、在师资力量、科研上的竞争以及在学生就业等方面,这就迫使各高校不得不去直面当前的竞争形势,而高校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想尽办法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手段实现学校的发展,各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压力非常大。朱校长在公开场合对北大清华的人才培养能力发起“挑战”,这是高校间竞争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高校间竞争的激烈态势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人才培养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各高校的竞争优势主要是由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能力与竞争优势所决定的。从朱校长“炮轰”清华北大可以看出,这位校长对清华北大的人才培养能力是持否定态度的,换句话说就是“在杰出人才培养方面,中科大不服清华北大”。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高校间直接火拼”是难得一见的场面。高校间互相不服气由来已久,可以往都是私底下发发牢骚而已,这次朱校长向中国高校的大哥大清华北大发起挑战其影响和意义非常大。

  北大?清华?一流的学生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

  到底什么是人才?过去的观念以学历高低作为衡量标准,这种观念现在已经落伍了,我国目前评价人才的标准是能力和贡献,学历只能说明人受教育的程度,能否成为“人才”关键是看能力。那目前我国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前不久享誉全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旗帜鲜明地指明,一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对目前的中国并没有多大的用处,现在的中国需要大量的年轻建设人才,他说,以中国国情分析,也许得一个诺贝尔奖能够让中国人很高兴,但这对在时下的中国来说并不是最需要的,仍处于脱贫阶段的中国急需像比尔盖茨、任天堂之类会赚钱的创新人才。

  有人会问到底清华北大人才培养能力如何?他们培养出多少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其实早在2006年1月,中国校友会就发布了我国首个《中国高校杰出人才培养状况调查报告》,并推出2006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榜,从报告可以看出,自1952年以来,北大和清华在“中央委员、企业家和院士”三类杰出人才培养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而中科大连前十都没有进入。笔者不是很清楚朱校长的衡量人才标准是什么?对北大清华人才培养能力“否定”的依据又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自建校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杰出人才和精英人才,这些杰出人才当中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政治家、企业家等等。

  中国高校需要及时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和杰出人才

  目前国内高校在展示自身人才培养成果时,都喜欢说有多少人考上研究生,又有多少人出国留学了?好像高学历的研究生和留学者就是杰出人才和尖子人才?笔者在中科大的少年班宣传资料就看到升学率和出国率有多高,而没能看到少年班培养出多少院士?多少学术大师?这些人为国家和社会做了多少突出贡献的报道。“人才培养浪费现象”在我国高校中相当普遍,而且这种现象在中科大自身就存在,个别高校更是拿报考该校考生的分数来显示该校有多“好”有多“强”,而不是说毕业生为国家和社会做了多少贡献。

  记得卧在病榻的钱学森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欧美的一流名校之所以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学生的报名申请,完全得意于其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发挥优势和特色,才会大量的人才涌进来。有学者曾指出如果高校能把“非一流学生”培养成为“超一流的人才”,这个高校自然就会在激烈竞争取胜,自然就会得到社会和考生的关照和青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