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历史的坐标上前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11:00 大洋网-广州日报

  戴玉庆

  炳信原在新华通讯社工作,我原在人民日报社工作,我们不仅都有中央媒体派驻地方工作的一些共同经历,而且还都有恢复高考后大学毕业的新闻工作者的许多共同感受。我比炳信晚几年来到广东,炳信作为“先行者”,给我留下了突出的印象,他的青春热情不随年长而衰减,他的创作激情不随境移而改变。无论是在新闻界还是在商界,他都紧握春秋之

笔,吐出胸中块垒,呼唤社会转型。读到他为推动改革开放留下的大量激扬文字,我为有这样热爱新闻工作的朋友而自豪。

  这部书稿无论是作为“广东改革开放口述实录丛书”中的一本,还是作为炳信主笔的《历史不止一只耳朵》的续集,都是以访谈、口述的形式,“原汁原味”地记录历史。这种口述实录形式的读物不同于以个人情感和隐私为价值取向的口述读物,而是在真实、生动的基础上,站在时代风云际会和历史纵横坐标的高度上,通过对广东改革开放重大历史事件见证者或经历者的口述,点评重大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使文章更具有时代性、思想性、针对性,可谓是大角度、大纵深和大手笔。这部书稿从第一章《珠江三角洲启示录》开始,一直到后记《珠江不是一条江》,反映了广东改革开放的一个个真实、生动的精彩故事。这部书稿的内容、结构和写作手法还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根植于丰厚土壤的“大路无形”。炳信主笔的口述实录,真实地记录了广东改革开放转型时期极有代表性的经典声音,并深深烙印着当代社会各种观念交锋并存的痕迹。这不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而且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有其丰厚的创作土壤。如果没有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时代背景,我想炳信的口述创作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正是广东改革开放出现“大路本无形”的深刻经济社会原因和历史文化背景,才使得广东改革开放的强省之路越走越宽广。同时,我想也正是因为有了炳信主笔的口述实录,也就有了广东在改革开放之路上“先行一步”,而又“不事张扬”、不会“得意忘形”的另一种版本的生动写照。

  二是寄托于丰富情感的“回忆之思”。人的情感总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有友情、亲情、爱情、恋情、激情、交情、人情、热情,等等。在浮华尘世中,回忆如歌岁月的丰富情感确实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炳信的回忆文章,如诗如画,有血有肉,充满着现实感和体验性,但作者并不仅仅停留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而是善于在鲜活的现实生活中作理性思考。这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道路与思量,阶梯与言谈,在独行中发现。”这里的“独行”、“发现”就是作者在“回忆中的思考”,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回忆之思”,炳信的回忆文章才会走进读者的心田。以“历史就在身边”来告诉读者,将人物置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坐标上点评,确实可以给读者许多新的启迪和思考。

  三是畅想于丰沛水系的“珠江潮涌”。从这部书稿的第一章《珠江三角洲启示录》到后记的《珠江不是一条江》,我认为有着丰沛水量的“珠江水系”就像一条红线贯穿在全书的始终。广东改革开放的许多故事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都与珠江有关,书名《基围虾现象》也正是这种“珠江潮涌”的经典特写。再如本书第一章的《珠江三角洲启示录》,早在1991年就首发在报纸上,据说当天就被抢购一空,20天后在同一家报纸原文又登了一次,这也创下了当时中国新闻史的一种记录。在这里,我感到新闻的力量似乎又可以让人们一时间沉浸在“南方的河”的畅想里,又可以激发人们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热潮一起涌向珠江。

  在酉鸡年岁末的时候,首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揭晓了,这对不少人来说,也许还是一个陌生的奖项,而当你看到公布的9种获奖图书及39种推荐图书的作者及书目的时候,也许就不那么陌生了。如有杨绛的《我们仨》、李约瑟[英]的《中华科学文明史》、R.P.费曼[美]的《费曼讲物理:入门》、史蒂芬·霍金[英]的《果壳中的宇宙》、清华建筑学院编的《建筑师林徽因》、张岂之等主编的《众妙之门:中国文化名著导读》、王晓朝译的《柏拉图全集》、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傅雷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黄永玉的《比我老的老头》、胡鞍钢的《中国:新发展观》、梁小民的《黑板上的经济学》,还有《一辈子:吴祖光回忆录》、《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等等。在这些古今中外如雷贯耳的高品位的推荐书目中,炳信的《中国第一证件———中国户籍制度调查手稿》一书竟然也赫然在列,这也着实让我很感慨和触动。

  我知道,他这部研究中国户籍制度的调查手稿,源于他早年在新华社当记者时的一组调查。这组调查曾经发表在1988年新华社的《国内动态》清样上,当时我们都觉得这组调查颇有分量和新意。但我想不到的是时隔这些年了,炳信仍不能忘怀于这一命题,而且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以专家学者的认真和执著,埋头写出了洋洋大观的专著。当这部书稿入选首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的时候,我真的是为他高兴,我想这就是出自广东的“文化津梁”吧。我想我们的编辑记者们也要有炳信的这种精神,不仅要善于用好自己手中的笔和电脑键盘,而且更要有揭示和记录中国大变局和社会大进步的大热情和大责任。

  (作者系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广州日报社社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