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樊纲关于网络言论的谈话很不专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11:07 南方新闻网

  谁是谁非之长平专栏

  经济学家樊纲最近在一篇访谈中提到,中国更大的利益群体在网的外面,网民不能以民意代表自居,政府也不能仅以网上的舆论来左右自己的政策。这些话在网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这篇访谈的题目是《中国的问题在于市场化改革还不够深入》,谈的是关于改革的反思问题。樊纲先生以经济学家的专业立场,深入浅出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一些看似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腐败,其实是旧体制的问题,只是改革使它们暴露了出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解决。

  这篇访谈中好几次提到网民,比如谈到改革的复杂性,樊纲先生说并不指望“所有的网民都理解这个历史过程”。原因是这篇访谈预设了一个前提,即网民在这场改革反思中是站在质疑乃至阻止改革的一面的。引起争议的那些话就是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如何评价网络言论——时出现的。

  网络上的确出现了质疑改革的声音,樊纲先生站出来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改革,尤其是经济改革问题发表意见,是无可厚非的,也是为社会尽责任。但是在谈完了经济改革之后,樊纲先生跳出自己的专业范畴,对网络言论进行评论,显然是狗尾续貂,留下了话柄。

  从经济学专业出发,樊纲先生在谈话中把网民都当作业余意见人士,他们知识不够全面专业,说话不够严谨甚至以偏概全。但是,如果从传媒学的专业看过去,樊纲先生本人对于网络言论的评论,同样是一个“网民”的水平,有很多漏洞乃至错误的地方。

  把网民当作一个特定的、意见接近的群体,首先就是一个错误。网络只是一种传播工具,正如报纸、作者和读者都各不相同一样,网有各种网,民也有各种民,网络上既有质疑改革的声音,也有包括樊纲先生本人在内支持改革的声音。樊纲先生本人的话就自相矛盾,他说“网上一些人其实也是既得利益者”,本身就意味着另外有一些人不是。

  尤其错误的是,在面对不同意见时,樊纲先生的谈话中出现贬低对方,尤其是贬低对方言论平台的倾向。其实樊纲先生本人已经意识到了,所以他加了一句,“说这些不是要贬低网民”。但是反复强调网络言论不代表民意,呼吁政府不要予以重视,这难道不是在贬低吗?说得严重点,这跟一些官僚看不惯报纸上发表对自己不利的言论,就称之为小报且恨不得关掉它,有类似的倾向。

  从传媒学和政治学的专业立场说话,就应该尊重所有群体的言论自由,维护所有的公共言论平台。当你认为某一种言论渠道表现过度突出时,应该呼吁释放和建立其他言论渠道,而不是贬低,让人忽视乃至打压这种渠道。假如樊纲先生呼吁政府同样重视那些“在网的外面的利益群体”的声音,而不是使劲地说网络声音不重要,那么他就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

  也许樊纲先生本人并没有阻止网络言论的意思,但是由于他以一个知名学者的身份发表谈话,人们就不会把他当作一个一般的“网民”,当他发表了这些不够严谨的非专业谈话,就很容易被人利用。事实上这些话在网上引起关注,是在一个叫cfd的网友的转述和发挥之后。这个网友把一段谈话从长篇访谈中抽离出来(有断章取义的嫌疑),并加上自己的意见,形成一个“樊纲先生最近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以下几点很重要……”的可疑的官样文本,再冠以《不能让网上言论左右国家政策!》这样危言耸听的标题予以发表,立即引起激烈的争吵。

  网友cfd的四点“重要”意见中,除了进一步贬低网络言论外,最后还提到“言论自由应该主要在报纸、杂志上实现”,“因为报纸、杂志的作者都是公开的、可查找的。在报纸上发表言论,作者有一道自律的防线。那些造谣、中伤、诽谤等,很容易受到处理。而网络却是匿名的,在网上发表意见的人,毫无自律可言,许多人是根本不负责任的”。言外之意十分明显,就是要限制网络言论。这正是引起网民激烈反弹的关键。

  吊诡的是,也许这种利用正好成为樊纲先生贬低网络言论的新证据。但是如果一个人说了不专业的话,就希望传播渠道不畅通,被人利用的机会少一点,这也是很不光彩的想法。网络发达的好处之一,正是要求知名学者不要乱说话,因为他们“左右国家政策”的可能性大大高过网民。

  (作者系《南都周刊》执行主编)

  专栏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