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复国从犹太到巴以仇杀:行走以色列之血色回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11:30 生活报

  听说记者要去以色列,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都大为惊讶:“你怎么去那种地方?”言外之意是巴以地区战火纷飞,去那里简直就是去战场,要多危险有多危险。

  这种观念其实是一种误解,这也是促使记者写这篇巴以冲突全景回顾式文章的原因。

  在记者看来,虽然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在报纸上看到中东地区的新闻,但由于事情复杂,距离遥远,所以很多人对巴以冲突的过程以及现在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状态不甚了了。有关他们的新闻实在是太多,多到已经妨碍我们认清那段历史、那个地区的地步了。

  血色和平

  首先,现在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是处在和平时期,但这种和平是一种脆弱的和平,不安全的和平,是一种蒙着淡淡血色的和平。地中海灿烂阳光下生存的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其实心头都有一抹血色的阴影。记者在以色列看到,每一个超市里都有荷枪实弹的保卫对顾客搜身检查。稍微大一点儿的公共场所,都有手持长枪的军人护卫。作为以色列政府的客人,我们每到一地,都有持枪的保镖跟随。对于以色列人来说,他们的安全成本是巨大的。但是,记者看到的每一个以色列人都是快乐的、阳光的。相反,大多数阿拉伯人脸上都有种阴郁的表情。

  可以说,现在巴以冲突双方的实力是不均衡的,以方已经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哈马斯这样的组织以前要采取自杀性爆炸这种悲壮而且受到无数指责的方式进行反抗的原因。经过五次中东战争以后,以阿拉伯世界为后援的巴勒斯坦人,已经没有力量与以色列进行战斗。

  联合国1947年通过的巴以分治方案划给巴勒斯坦一方的土地,现已全部由以色列占领。巴以双方力量悬殊,主动权掌握在以色列人手中。巴勒斯坦人追求正当的民族生存权,却没有足够的力量改变现状。以色列前外长本·阿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承认巴勒斯坦国,只要以色列不承认,巴勒斯坦国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以色列目前控制着巴勒斯坦的水、电和燃料等重要能源供应,巴方虽然控制着约旦河西岸近40%的土地及加沙的大部分地区,却没有自己的领海和领空,所有出入境口岸都掌握在以色列手中,经济更是被以色列牢牢控制。只要以色列拒绝让步,巴以双方就无法回到和谈轨道上来,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真正国家的梦想就难以实现。

  现在,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的大选中获胜,而新兴的前进党在以色列的大选中获胜。在外界看来,这两股新登上执政舞台的力量未必能促进中东和平进程。相对于拉宾与阿拉法特来说,前进党和哈马斯都更为好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阿拉伯人对中东和平进程抱的希望不大,而以色列人似乎安于现状,他们觉得现在的生活也很好,既然不能完全得到和平,那么现在的相对安全、“血色和平”也还不错,如果对巴勒斯坦人让步过多,就会对以色列的利益构成威胁。

  复国运动

  除了宗教的因素之外,巴以冲突实际上应该从上个世纪初期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谈起。正是这个运动使得现在的巴以冲突变成了中东的火药桶,变成了整个世界五十年来一直的热点。

  在以方的安排之下,记者一行参观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先驱,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戴维·本·古里安的故居。

  对于以色列人来说,本·古里安绝对是民族历史上的大英雄,他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父。

  1886年,本·古里安出生在波兰,17岁时成为一名犹太复国主义者。20岁时,来到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属地巴勒斯坦———他心目中的“以色列”,决心用定居的方式来实现犹太复国主义的理想。

  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担心,本·古里安于1915年被驱逐出境。1917年,英国为了在一战中打击奥斯曼土耳其而发表了《贝尔福宣言》,对犹太复国主义表示支持,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1918年,本·古里安加入英军中的犹太军团,跟随英军回到巴勒斯坦。但军团还未参战,奥斯曼军队就已经溃败。1933年,在布拉格举行的犹太复国主义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本·古里安当选为执委会委员。这次大会被视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转折点。

  本·古里安在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巴勒斯坦“存在着真正的冲突,我们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政治冲突。我们都想成为多数”。因此,他把工作重点放在向巴勒斯坦进行犹太移民上,他要使犹太人成为多数。

  但这引起了英国政府的不满,1939年后英国政府发表白皮书,压缩犹太人移民限额,禁止犹太人购买巴勒斯坦土地。二战爆发后,面对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和英国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压制,本·古里安权衡利弊,提出了贯穿二战的著名政策:“我们将帮助战争中的英国,就像没有白皮书一样;我们将反对白皮书,就像没有战争一样。”

  二战结束后的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英国的委任统治将于1948年5月14日结束。这一天,在纽约、巴勒斯坦以及所有犹太人居住的地方都举行了庆祝会,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之间的交通中断,人们载歌载舞直到清晨。但本·古里安在这一晚却异常冷静。他回忆说:“那一晚,人们在街上跳舞,但我不能跳。我知道,我们面临着战争。在战争中,我们将失去最优秀的青年。”

  本·古里安想得没错,以色列立国就意味着战争的开始。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刚刚摆脱了异族的统治,就要重新陷入战争之中。双方互不相让,正式开始了绵延至今近五十年的军事冲突。

  五次战争

  在阿拉伯人眼里,1947年联大关于巴勒斯坦和犹太人分治的决议对阿拉伯人明显不公。联大划分的阿拉伯国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犹太国面积1.4万多平方公里。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约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但“分治决议”拟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而且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几个大小碎块,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而犹太人只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拟议中的“犹太国”的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而且大部分是肥沃的沿海地带。

  于是,在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正式宣布立国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的五个国家约旦、埃及、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组织了阿拉伯军团对以色列发动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此次战争以以色列胜利告终。以色列不仅保住了分治决议划定的1.52万平方公里,还占领了划给巴勒斯坦人建国的6700平方公里土地和耶路撒冷西区;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的4800平方公里土地和耶路撒冷老城,埃及控制了加沙350平方公里的土地。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英、法投资修建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以向埃及发动战争,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后来以色列在美苏两国的干涉下于1957年3月撤出西奈半岛。

  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随着阿以对峙加剧,埃及于1967年5月向西奈半岛增兵,并要求联合国驻西奈部队撤出,同时派兵占据加沙地带,以色列于6月5日突然出动所有作战飞机对埃及、叙利亚、约旦三国机场进行轰炸,同日出动装甲部队分三路向西奈半岛推进,在第四天到达苏伊士运河东岸后,埃及被迫接受停火;6日以军重创约旦驻约旦河西岸部队,并于7日占领了约旦河西岸;9日,以军进攻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叙利亚于11日宣布接受停火。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了近7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或赎罪日战争)埃及与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于1973年10月6日同时向以军发动袭击。阿拉伯产油国以“石油武器”支持同以交战国。但由于美全力支持以,阿方未能获胜。

  第五次中东战争(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4日,以色列以其驻英大使遇刺为由,以10万兵力闪电式入侵黎巴嫩。6天,以军占领了1/3黎巴嫩领土,俘虏6000多名巴解战士,造成近1万人死亡,50万人沦为难民。从6月14日开始,以军集中3.5万兵力围攻巴解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巴解战士在经过顽强抵抗后被迫撤离,巴解总部也被迫迁往突尼斯。

  和平进程

  五次中东战争结束以后,以方确立了对阿拉伯世界不可动摇的军事优势,但巴解组织等抵抗组织在被占领土上持续的反抗,使以色列人无法得到真正的和平。所以双方开始了和平谈判的进程。但是,由于历史的积怨太深以及双方的分歧太大,因此目前看来,和平进程的前景非常不乐观。下面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大事记。

  1991年10月3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的中东和平会议开启了试图“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全面、公正解决中东问题的和平进程。

  1993年8月,巴以在挪威奥斯陆草签了关于巴勒斯坦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先行实行自治的原则协议。同年9月13日,巴以双方在华盛顿正式签订了后来被称为《奥斯陆协议》的文件,允许巴勒斯坦人先行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最终地位谈判在1999年5月4日前解决。

  1994年5月,巴以在埃及首都开罗签署了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结束了以色列对两地长达27年的军事占领。

  1996年5月,巴以开始就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进行会谈。1996年5月,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大选中获胜,他上台后一改“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提出了“以安全换和平”,巴以最终地位谈判搁浅。

  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为落实《怀伊协议》,巴以于9月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备忘录》规定巴以将于2000年2月签署有关巴勒斯坦最终地位的框架协议,9月签署和平协议,巴勒斯坦建国。2000年7月,在美国戴维营举行的美以巴三方领导人有关最终地位的会谈以失败告终。

  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自签署《奥斯陆协议》以来暴力强度最大、伤亡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流血冲突。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