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毕业三年仍向家里“伸手” “啃老族”在汕并不少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14:00 大华网

  据有关部门公布,在我国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父母供养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记者在汕头随机采访发现,“啃老”一族在本地并不少见,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啃老”一族如何“断奶”?引起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

  找工作受挫心安理得“啃老”24岁的小梁去年毕业于省内某高校中文专业,毕业后一直没有参加工作,靠家里资助生活。小梁读大学四年级时就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过了企业

招聘的高峰期才去找工作,频频失败让他丧失了信心,加上家里经济不错,小梁就心安理得地过起“啃老”的生活,整天不是上网打游戏、聊天就是看电视,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帮他在本地找了一份工作,他却嫌工作单位太小没前途,不愿意去;父母鼓励他去大城市找工作,他又顾虑重重,不敢去尝试,就这样一直赋闲在家。

  毕业于广州某学院的小陈个头足有一米八,性情开朗活泼,是家中的“独苗”。在小陈读大学时,其父母就一直向他灌输思想,让他一定要考公务员。小陈毕业后就按照父母的意思一心一意在家准备公务员考试。第一次考试差了几分没能进入面试,父母鼓励他专心备战来年再考,不想第二次考试成绩更差。而小陈家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他毕业至今三年一切开销仍需要跟家里“伸手”,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正为事业而奔忙,小陈感觉十分郁闷,然而,在一批又一批刚走出校园的“生力军”的冲击下,小陈想找个工作是越来越难了。

  “啃老”一族如何“断奶”

  汕大医学院心理学副教授赖小林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啃老族”是典型的寄生生存方式。这些人受过高等教育,到了应该独立的年龄却拒绝独立,是出于一种逃避的心态,反映其心理抗挫能力比较薄弱。“啃老族”的形成,一方面和家长、学校的教育方式有关,从人员结构看,“啃老族”90%以上小时候都是“小皇帝”,从小就受到父母溺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责任心差,勤劳意识弱,没有敬老思想等毛病。长期以来,由于高考指挥棒的调遣,学校只侧重智力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人格培养,缺乏“苦难教育”的磨练,造成大学生心理素质、适应能力差。另一方面,目前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参加工作就要承受巨大压力,一些学生选择了逃避。

  赖小林指出,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驱力,“啃老族”必须认识到自身的心理需求被堵塞了,勇于进行疏通、彻底“断奶”,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的抱负,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命运。家长应认识到:“没有摔过跤,就不会走路”,放手让孩子去创出一片天地。学校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给他们多点实践的机会,多做心理辅导,让学生在劳动中认识自己,获得自信。社会应给毕业生创造多一些就业机会和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有个适应的过程。本报记者周敏李伟烽

  (责任编辑:黄幼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