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演出票半价了,你去看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03:00 中国青年报

  星期二是工作日,但是对于影迷来说,因为可以买到半价电影票,每周二就成了节日。从4月4日起,周二的半价“特权”将不再被影迷独享。日前,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与旗下票务销售品牌中演票务通共同宣布,在北京,今后每个星期二成为演出购票的“半价日”。

  与此同时,一项由中国文化报社联合人民网等网站共同组织的“演出票价在线调查”正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5%的公众基本不看演出,更不会自己花钱看演出,他们认为

,现在的演出票价非常高,很难买得起,即使有打折票也从来没有买到过。大多公众认为,80元左右的演出票价最合适。

  85%的公众从不花钱看演出

  现在,各种各样的演出包围着我们的生活:香港超级巨星的演唱会,法国、俄罗斯的芭蕾舞,中外合作的交响乐,老星新人的小剧场话剧……娱乐演出可谓活色生香。

  与热热闹闹的演出相比,当本次调查问及“您平均每月看演出的次数”时,情况却冷清了很多。85%的公众表示“从来不看”,12%的人每个月看一到两次演出,而每月看两次以上演出的公众只有3%。

  调查还显示,85%的人承认不会自己花钱看演出,每月花100元以下看演出的占了6%,每月花200元以上看演出的也只占6%,其中仅有3%的人能够接受1000元以上的高额演出票价。

  80元的演出票价合情合理

  老百姓为什么不去看演出?大多数结论认为,是高票价抬高了人们欣赏艺术的门槛,在本次调查中,这个结论再次得到证实。

  调查显示:91%的公众认为现在的演出票价“非常高,很难买得起”,5%的人认为“还行,勉强买得起”,只有3个人表示“价格不算高”。

  那么,您觉得看一场演出花多少钱比较合适呢?超过6成的公众认为,80元左右是比较合理的价位;11%的人可以接受每场100元左右的票价;如果演出票价在100元以上的话,只有3%的人愿意花钱看演出。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各国的演出票价大都与本国国民收入息息相关。在美国、乌克兰、日本等国家,一场演出的平均票价一般保持在国民月均收入的5%以下。而在我国,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买一张歌剧、交响乐或芭蕾舞演出票,通常需要花费500元以上,相当于一般教授工资的1/6至1/8。可以看出,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一般观众的承受能力。过高的票价把普通观众拒于门外,看演出变成了“贵族消费”。

  一般公众不知道打折票

  与国内演出票价越来越高形成对比的是,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即将对票价进行再度调整,最低票价将从20美元降至15美元。谈及原因,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总裁皮特·盖尔博在不久前举行的“上海国际音乐高峰论坛”上说:“我觉得,大都会歌剧院票价太贵了,有钱人才能负担得起,而一般人难以承受,所以要降。”他还介绍说,大都会歌剧院一共有3800个座位,但每一场演出都会特别辟出150个位置“打折降价处理”,“因为这些靠近走道的座位,可能在欣赏表演时有噪音”。

  国内公众能够买到打折票吗?调查显示,75%的人从来没买到过打折票,10%的人买到过一两次,只有2%的人买到过很多次,或每次都买打折票。

  当调查问及“如果您花300元提前买了一张票,结果发现届时同样的票只要30元就可以买到,您会怎么想”时,一半的人“有上当的感觉,以后再也不提前买票了”,还有36%的公众“感觉受到了欺骗,以后再也不买这个演出商的票”,只有个别人“心里觉得不舒服,但以后该怎么着还怎么着”或着觉得“无所谓,没什么大不了的”。

  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公众对于打折票信息的了解并不通畅,大多数人对打折票一无所知。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是降低票价的关键

  本次调查还对演出票价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超过40%的公众认为,是因为演员出场费太高;26%的公众认为是“演出商想大赚一把”;还有16%的公众认为,纯粹是演出商在相互攀比。

  对此,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司长刘玉珠撰文指出,北京演出市场的票价较高,除了公司的经营策略外,也有一些不正常因素在起作用,比如高场租、高出场费的问题、安保费用问题、赠票问题、假票问题、票务代理方面的问题,这些因素人为抬高了演出市场的票价,影响了人们对演出的消费。这种现象一是从微观上扭曲了演出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抬高了市场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票价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二是从宏观上损害了政府形象,影响了政府声誉,降低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中国文联演艺管理中心主任郁钧剑认为,造成剧场票价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五点原因:一是舞台制作奢华攀比之风盛行,就连一些省(市)级的大型晚会,动辄都投资千万元以上,由于成本过高,在知道无法赚回成本或者难以赢利的情况下,便提高票价将后果转嫁给观众。二是创作人员和演职人员的劳务成本不断增高,很多人还互相攀比。三是赠票也是高票价的帮凶,因为反正是赠票,票面上打印的票价越高,越能达到赠票的功效。四是组织演出的税负过重,根据国际惯例,通常的文艺演出都是免税的,而我国对组织演出的机构均按与普通工商企业相同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和所得税,过重的税负必然造成过高的票价。五是媒体对文艺演出宣传费的收取,许多国家通常按公益类广告对待,而我国则与商业广告的收费等同。

  在专家看来,要改变票价过高的情况,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是关键。通过文化体制改革能使每一个文艺演出团体将自己的生存、演艺人员的生存与票房挂钩,就能在制作成本上厉行节约,降低票价,让观众走进剧场,营造出多演多赚、不演不赚的良性循环氛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